苏联“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惨剧:核鱼雷下落不
时间:2021-02-0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2019年俄罗斯RT新闻报道了一则消息,由俄罗斯和挪威组成的科考小组重访了前苏联“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沉没现场,科考小组在1300米深的海底成功找到了“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残骸并进行了常规勘察和核辐射监测,在提取的几个海水样品当中,一个样本的核辐射水平要高于普通海水10万倍。距离前苏联“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发生事故已经过去了快30年,但是该海域的核辐射含量一直都处在激增的状态。在感叹前苏联不负责任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前苏联海军乃至全世界的悲剧。
▲科考人员公布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指挥室残骸
1987年4月左右隶属于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奉命前往挪威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到了4月7日正在返航途中的“共青团员”号行驶至巴伦支海时,火灾报警器突然响个不停,根据指挥舱的仪表显示火灾发生在潜艇第7号舱,初步估计原因就是电线短路引发了大火。艇长瓦宁上校在得知险情后立马指挥艇员进行灭火,当时艇长得知第7舱内布赫尼卡什维利上等水兵正在值班,于是他急忙通过通信设施联系这名上等兵,想进一步了解一下第7号舱室的实际情况,但是大火导致整艘潜艇断电,联系最终以失败告终。
▲正在大洋中航行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该艇舷号K-278,是苏联的第三代核潜艇,携带有两枚核鱼雷,整体采用昂贵的钛合金材料打造
而在第7号舱室内这位上等水兵在听到警报后立马关闭了舱门,按照标准流程奋力参与救火。几分钟后第7号舱室的温度上升到了160度,火势已经朝着不可控制的局势发展。在危急关头艇长决定牺牲这名艇员的性命,马上向第7号舱室输送能够消耗氧气的氟利昂气体,然而猛烈的大火烧毁了管道系统,当艇长打开输气阀后涌向第7舱的不仅有氟利昂气体,还有大量的呼吸用纯氧,瞬间“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第7号舱室发生了剧烈的大爆炸,上等水兵布赫尼卡什维利也成为了第一名牺牲的艇员,然而爆炸引发了更加猛烈的大火,指挥舱仪表上的报警器记录的温度一时间飙升到了1000多度,高温使得潜艇内部一切可燃物都烧了起来,就连金属艇壁都在高温下被烧红。
▲其实苏俄潜艇利用氟利昂气体灭火一直都很常见,2008年俄罗斯的“猎豹”号核潜艇就因为灭火系统意外启动,释放的氟利昂气体毒死了20名艇员和试航人员
得知难逃一劫的艇长立马指挥潜艇上浮,同时联系了潜艇支队指挥官并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请求其派遣救援飞机提供救援。随后艇长便组织艇员全力灭火,剧烈的大火使得很多艇员被烧伤。然而此时另一个危机来袭,因为剧烈的大火烧毁了潜艇的供氧系统,氧气罩的橡胶面罩在高温下也会很快融化,所以潜艇上已经没有了干净的氧气,到处都是刺鼻的浓烟。大量的艇员因为吸入过量浓烟而中毒,潜艇医疗人员一边不停地救助烧伤的艇员,一边还得把中毒的艇员抬到潜艇外面让他们呼吸纯净的空气。
▲即将入水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到了下午2时4分左右一架救援飞机终于赶到,但是水面救援船只还在远处的海面上疾驰,救援飞机只能一边向指挥部报告“共青团员”号潜艇的现状,一边在潜艇上空盘旋。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奋力扑救后除了第7号舱室外,潜艇所有的火灾都得到了控制,但是艇员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灾难并没有停止,3时30分左右潜艇内部传来了一连串的爆炸声,剧烈的爆炸使得第7号舱室进水,随后海水逐渐的蔓延到了潜艇尾部,此时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已经失去了纵向稳定性开始下沉,这种情况下艇长瓦宁决定弃艇逃生。
▲正在沉没潜艇的通风孔内收集样本的水下机器人
随后救生筏被扔到了海面上,艇员们纷纷跳入冰冷的海水中用尽力气想要爬上救命的救生筏,在这个混乱的过程中悲剧再次发生,因为救生筏并不能容纳所有的幸存艇员,所以他们选择先将受伤的艇员送到救生筏上,而其他人则利用绳索相互绑起来,在冰冷的海水中静静的等待救援。渐渐地大量幸存者要么被海水淹死,要么被冻死,要么在极端情况下心力衰竭而死,在牺牲的42名艇员中只有4名是在火灾中当场阵亡的,而最后的幸存下来的艇员也只有27名。可以说救援过程拖沓也是此次悲剧的重要原因,从第一架老式固定翼飞机到达事发海域到水面救援船只赶到整整浪费了3个半小时,这说明飞机会把潜艇的实时状况报告给指挥部,而且留给苏联方面的救援时间也足够,完全可以先利用速度较快的直升机将幸存艇员接到岸上,而不是傻傻的等速度较慢的水面救援船只赶到。
▲苏俄核潜艇指挥室上特有的集体漂浮逃生舱,这也是苏联为了应对惨痛的潜艇事故而单独研发的,下图是其脱离潜艇自救的照片
然而此时死亡并没有停止,在潜艇沉没的时候包括艇长在内的6名艇员还被困在潜艇内部,为了不让海水涌入整艘潜艇,高级军官科配伊科在潜艇沉没的最后关头关闭了舱门,而这6名被困艇员只能通过潜艇指挥舱上的特殊逃生舱逃生。但是有毒浓烟早就让这6名艇员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最终5名艇员艰难地爬进了逃生舱。然而火灾和一系列的爆炸使得逃生舱的施放装置失灵,在随着潜艇下沉了一段时间后逃生舱意外地松脱,并以极高的速度浮向海面,巨大的压力变化让逃生舱内的幸存艇员痛苦不堪,但是却什么都做不了,最后逃生舱冲出了水面,随后巨大的气流将打开舱门的两名艇员冲了出来,一名艇员当场死亡。另一名艇员则被附近人员成功救起,但是海水沿着打开的舱门涌入了逃生舱,随后逃生舱带着艇长和其他两名幸存艇员沉入海底并失踪。而另一名被困潜艇的艇员因为灭火过程中噪音太大,未能及时接收到弃艇的命令,所以和潜艇一起沉入了海底。
▲沉没的潜艇残骸
由于潜艇沉没在了1300多米深的海底,再加上事发海域距离苏联本土很远,所以整个救援过程非常的缓慢,而苏联方面也取消了打捞“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计划,艇上的两枚核鱼雷连同被烧得面目全非的核反应堆沉入了大洋,而潜艇核反应堆也在缓慢的释放着核辐射,就像幽灵一样困扰着这片海域。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牺牲艇员纪念碑
其实“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悲剧就是美苏冷战争霸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核潜艇的出勤率,海军军官一点一点的压缩着核潜艇的维护时间,让本就疲惫的艇员和潜艇反复执行任务。不仅仅是苏联,当时的美国也被各种核潜艇事故所困扰着,甚至发生过明知道核潜艇存在缺陷,却依旧选择让其出航的事情,而在核潜艇执行完预定任务后又会中途临时安排一个任务(在美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发生事故后美国海军才开始注重潜艇的质量的维护保养)。因为美苏双方都明白对面的核潜艇数量和技术正在不断提高,为了保持军备竞赛的优势就必须牺牲质量提高核潜艇建造进度,牺牲安全性提高潜艇出勤率。但愿“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吧。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