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城市发展循环经济
时间:2023-04-27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大街小巷整齐排列的垃圾箱。
卢布尔雅那公共事业公司官网供图
2022年10月20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塑料展上展示的可再生塑料和回收技术。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英国艺术家在伦敦动物园打造名为“废弃物空间”的艺术装置,鼓励人们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瓶。
克莱尔·多赫蒂摄(人民视觉)
以色列特拉维夫阿里尔·沙龙公园一景。
李咏梅摄今年3月3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国际无废日”。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无废城市”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废弃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近年来,一些国家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探索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回收使用、科学优化垃圾分类等措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色列特拉维夫
填埋场变身城市生态公园
本报记者 管克江
乘飞机降落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时,市中心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清晰可辨。这个名为赫利亚的地方,曾经是特拉维夫的废弃物填埋场。经过多年改造,赫利亚已变身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阿里尔·沙龙公园,面积超过2000公顷。雨后初晴,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草香,人们在公园里聚餐、小憩、遛狗、游戏,感受着闲趣生活的惬意。山顶青草铺地、绿树环绕,公告板上的照片和文字展示着赫利亚的发展变迁。
赫利亚于1952年建成废弃物填埋场,经年累月,一度堆出一座高高的垃圾山,其散发的气味令周边社区不堪其扰,引来的大群鸟类也给机场带来安全隐患。1998年,废弃物填埋场被关闭。2005年,以色列政府决定在赫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建设公园,打造调节生态的“城市绿肺”。然而,公园的建设亟待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几十年堆积起来的垃圾如何处理,二是以后特拉维夫的城市废弃物又该怎么办?
为了处理改造这座垃圾山,以色列政府邀请国际知名工程师、设计师等参与方案设计,并很快付诸实践:公园建设所需的材料均由建筑垃圾回收而来;山中共挖出100多口井,用于收集沼气,为附近纺织厂提供重要的发电能源;山上覆盖了一层生物塑料薄膜,并铺上清洁土壤种植绿树,以免树木生长受到垃圾分解产生的细菌影响;山下还挖出一个地下水库,用于收集雨水,以供绿植灌溉。
此外,以色列政府还在赫利亚建造了多个废弃物处理设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衍生燃料工厂。每天,特拉维夫的城市废弃物由近1000辆垃圾车运抵这里,经过一道道全自动处理工序,最终实现“变废为宝”。废弃物首先通过粉碎机被切成小片,再由滚筒分拣机将有机物分拣出来,运至工厂生产成农业肥。其余废弃物则会通过风道按照重量被进一步分类,传送带上的强磁会把含铁的金属吸走,铝金属则由弱磁仪器处理。最后,红外线会扫描所有处理过的废弃物,确保没有“漏网之鱼”。残余废弃物将被进一步粉碎、干燥、压缩,成为衍生燃料,可广泛用于发电、取暖等用途。
据统计,该工厂每天可生产500吨衍生燃料,取代本地区10%的化石燃料供应。经过以上流程,80%以上的废弃物都将得到回收利用,少量无法回收的垃圾仍将运到填埋场处理。
赫利亚的变迁折射了特拉维夫城市建设理念的变化。2018年,全球23个城市联合发布“建立无废城市”宣言,特拉维夫就是其中之一。为此,特拉维夫市政府组成了官民合作团体,在纺织品、水、建筑垃圾、食物、创新科技等五个方面制定行动计划,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废弃物产生,发展循环经济。根据计划,到2030年,特拉维夫将在2015年基础上,将人均年产生废弃物从2.6公斤减少到2.2公斤以下,填埋和焚烧的废弃物减少50%以上,减少或禁止不可回收塑料制品使用等。目前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篇:土耳其实现黑海天然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