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非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3-09-03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南非当地时间8月19日,国产电影《中国机长》在南非中国电影节上放映后,出品方代表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主演张涵予、黄志忠等与观众合影。
本文配图均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
粤剧演员朱红星在尼日利亚中国电影节开幕式上表演剑舞。
尼日利亚中国电影节的海报和播放屏。
8月14日至21日,国家电影局在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3个非洲国家分别举办了中国电影节。
今年是中肯建交60周年和中南建交25周年,非洲3国中国电影节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人文领域合作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冠疫情后中国首次派电影代表团到国外参加中国电影节。
非洲电影产业成为全球重要力量
“南非观众对中国电影并不陌生,我们这代人是看着中国功夫电影长大的。”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约翰内斯堡市主席、财政局长达达·莫雷罗在南非中国电影节上说,南非和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自1961年开始,南非执政党就派人到中国学习,此次中国电影节体现了两国政治互信的深入发展。
南非电影资源丰富,有健全的电影教育体制、一流的电影制片厂、成熟的外景拍摄支持机制和国际知名的电影节,也是拥有电影院最多的非洲国家。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南非中国电影节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中南电影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中国和南非已在金砖国家框架下完成了《时间去哪儿了》等3部合拍片。去年,金砖国家电影节在上海成功举办,包括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在内的6家电影节主办机构签署了《金砖国家电影节合作意向书》,就鼓励电影节之间互访、推荐影片互相参加电影节、互相举办金砖国家主题电影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达成一致意向。
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都是非洲重要经济体,电影产业正以迅猛的步伐崛起,成为全球电影和视听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肯尼亚的电影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其温和的气候和多样化的地貌,肯尼亚一直是外国剧组的热门拍摄地。如今,每年平均有100部外国电影和商业广告在肯尼亚拍摄取景,使肯尼亚成为一个国际拍摄地,为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也成立了各种制作公司。”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产业研究部副主任汪忆岚介绍。
尼日利亚的部分产业放在世界层面考量也许不够发达,但电影产业一枝独秀,俗称“尼莱坞”(Nollywood)的电影制作基地广受欢迎。近年来,尼日利亚电影年产量超过2000部,大多数电影都是小作坊制作,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市场发行快,“尼莱坞”讲述的故事风靡非洲大陆。
一位中国电影代表团代表到达尼日利亚拉各斯后感叹:“一来到这座城市,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电影文化,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用电影表达自我、交流情感的生活方式。”
“这3个非洲国家中国电影节是自去年以来我们承办的19个中国电影节中的3个。今年此前我们已经在埃及、智利、哥伦比亚承办了中国电影节展,服务于多边外交、庆祝建交整年和‘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说,受国家电影局委托,中国电影资料馆从2022年开始在海外承办中国电影节,迄今共展映43部影片、放映230场,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
“没想到中国电影这么精彩”
今年非洲3国中国电影节的展映片单,包括讲述中国青年街舞运动故事的《热烈》、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讲述铁道兵英勇救援故事的《峰爆》、深受非洲人民喜爱的成龙动作电影《龙马精神》、展示中国民间传统舞狮技艺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和记录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纪录电影《北京2022》等10余部优秀中国影片。
《热烈》是第一次在非洲展映中国国内同步上映的新片。南非当地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在10余部展映影片中,《热烈》的上座率最高,观众都是年轻人,放映时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放映结束后电影海报都被带走了。当地观众说:“没想到中国电影这么精彩!”
上一篇:王毅同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