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人民领袖“一直牵挂”,英雄的人民感恩奋发
时间:2023-07-27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
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分量最重;基层一线,是他去得最多的地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莅临湖北武汉,留下光辉足迹。每一次考察,总书记必定要看望人民,走近群众,嘘寒问暖,关怀切切。
“我一直牵挂着武汉人民。”总书记对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对人民的关心溢于言表。
总书记的一份份执着牵挂、一件件烟火小事、一句句暖心话语,武汉人民须臾未忘。感恩“一直牵挂”,英雄的人民一路奋发。
2013年7月22日 武汉市民之家
总书记要我们把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搞得好一点
现在市民之家办事更方便了
武汉市民之家。
2013年7月21日上午,江城武汉,大雨滂沱。
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迎来一位特殊客人。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来到这里,开启湖北考察之行。
车停在码头上,总书记卷着裤腿,撑着伞,不顾地上积水一直往前走。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瞬间。此情此景,迅速在互联网上刷屏。
“从照片上看到,总书记鞋上有泥,衬衫也被雨水打湿了。说实话,当时我们很多人都被感动了。”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处黄燕10年后回忆起,情绪依然很激动。
就在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燕工作场所——武汉市民之家。
“当天上午,总书记在A01号税务登记窗口与工作人员亲切握手交流。”黄燕指着市民之家南入口处的服务窗口,回想当时的情景。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处黄燕。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中谈到:“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看着心里舒服。”
十年来,总书记对方便群众办成事、办好事的期望深深扎根于市民之家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心上。
如今,走进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当初的人工服务窗口已经变为网上办事体验区,一台台电脑摆放得整整齐齐,方便办事市民网上操作。
“窗口数量由2012年市民之家启用之初的318个缩减到103个,市民办事却更方便了。”黄燕表示,通过前台窗口集中收件、后台部门分类审批这一模式,上百项业务可以实现“一窗办理”。
从“网上能办”到“网上好办”,这也是线下人工窗口数量精减的原因之一。目前,商事涉企、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120个事项可在网上“一事联办”。企业和群众最多跑动一次就能办好“一件事”,如果在网站上提交资料并选择邮寄收件,则一次也不用跑。
“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办事方便了。”黄燕介绍,数据显示,通过主题集成服务,平均每个主题办理时限压缩76.70%,办理环节压减71.63%,跑动次数减少94.03%。
2018年4月26日 武汉市青和居社区
总书记祝老人健康长寿
现在社区老人都有人照料
青和居东区党群服务驿站。
“总书记临走前,特意转过身穿过人群,和我握了第三次手。”7月11日,85岁的青山棚改回迁居民喻望香笑着回忆。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考察棚改区项目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家亲切握手交谈。喻望香当时对总书记说:“您领导中国干得这么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还想再活20年。”总书记祝她健康长寿:“你可以的,还可以再增加20年。”总书记说完,在场的人都笑了。
“我说我要是活到100岁,请总书记到我家做客!总书记说‘好!’又跟我握了次手。”喻望香印象最深的是,“考察结束总书记即将离开时,大家纷纷出大厅相送,我走得慢些,落到了人群后面,这时总书记特意回过身,穿过了人群,与我这个老人家握了第三次手。真没有想到,总书记还记得我,心里好暖和。”
在喻望香家中,一张她与总书记同框的照片被悬挂在客厅最显眼处,站在喻望香身旁的是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桂小妹。
青山棚改回迁居民喻望香。
桂小妹说,总书记嘱托,社区要当好居民的贴心人,让这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