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人民眼·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①)
时间:2023-08-2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图表内容来源:2021年9月出台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印发乡村治理典型方式工作指南的通知》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村民用积分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齐 轩摄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
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已先后发布4批共123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这些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如何完善推广?治理方式之变怎样推动治理效能提升,进而保障乡村振兴?宁夏固原、四川德阳、河北邢台、北京平谷等地,创新实践的相关经验做法曾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近日,记者赴四地实地探访。
从今天起,记者调查版陆续推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这是我用积分兑换的水壶,也是让我挺有面子的水壶。”齐喜红笑盈盈地起身、倒水,向记者展示她手中的不锈钢水壶。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咀头村,村民齐喜红向记者细说缘由:“多年来悉心照料公婆,获得村级‘好媳妇’荣誉,加10分;卫生检查评比,我家院子干净整洁,加5分……兑换水壶的积分,就是这样攒出来的。”
“家里来了客人,端茶倒水时说起这个烧水壶,美得很。”齐喜红笑着说。
近年来,固原在全市试点推行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以下简称积分制),探索以户为单位将村民生产生活等行为量化、赋分,再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乡村治理方式。2020年11月,固原市“‘小积分’积出乡村新风尚”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积分制管理看似简单,所涉工作环环相扣:分值怎么定、奖品如何兑、资金从哪来、效果怎么样?近日,记者走进固原市一探究竟。
因地制宜,动态更新,让积分制服务乡村生产生活实际
行走在彭阳县冯庄乡冯庄村的广袤田野,许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地块让人眼前一亮:玉米的茎秆已有一人多高,不少结出了饱满的玉米棒,拖着长长的须。与玉米套种的大豆,茎秆约半人高,很多也已长出鼓鼓的豆荚。
“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能够充分发挥玉米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的作用,实现‘一地两收’,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再增收一季大豆。”冯庄乡党委书记陈彩云说,“去年,我们用奖励积分的办法鼓励玉米套种大豆,效果明显。许多村民增产又增收,今年更多人主动套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去年4月,彭阳县积极响应,陈彩云带着乡干部进村推广,但效果一般。“不少村民一听这样种植,担心大豆没种好,又影响玉米收成,得不偿失。”陈彩云说。
“大户带头种,积分奖励15分。”冯庄村率先提出,以积分作为奖励,鼓励村民种植。村里的种植大户杨军腾出60亩地,试验这种新型种植方式。见大户带了头,不少村民放下顾虑,“大户懂技术,我们跟着干,不会吃亏。”
去年,村里原计划试种1200亩,结果村民们种了1500余亩。到8月收获时一算账,相比单种玉米,亩均增收300多元。
“我敢带头,一是因为我研究过这项技术,知道风险不大,而且县乡会派农技人员下来示范指导;二是有积分奖励,说明这事值得提倡。”说起去年的情形,杨军咧嘴一笑,“村里推行积分制好几年了,只要是积分制鼓励的事情,还没有一件让咱吃过亏。”
今年,冯庄村取消了玉米套种大豆的积分奖励,但由于去年试种的增收效果明显,村民们向村里报备复合种植的田块面积达到去年的两倍。通过积分制鼓励养殖肉牛、开展饲料初加工……近年来,冯庄村不断运用积分制提振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一项项积分奖励内容,成为一则则致富良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