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习近平深情讲述的英雄故事
时间:2023-10-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先烈。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奉献付出乃至巨大牺牲。
习近平总书记敬仰英雄,也赞颂英雄,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之际,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重温总书记深情讲述过的英雄故事,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绝笔信
这是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非原件)
“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战家书,的确感人至深。”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分享了一封令人动容的家书——
“赵一曼在临死前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这是赵一曼临刑前给儿子的绝笔信,总书记一字一句读出,饱含深情。
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曾在“五卅”运动期间参加抵制洋货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投身革命。“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领导抗日斗争。她作战勇敢,曾多次带领队伍给日伪以沉重打击,被称为“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5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被日伪军围困,身为政委的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在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
面对日军的酷刑,赵一曼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黑龙江珠河被敌人杀害。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铁心跟党走”的红军战士
半截皮带见证连队官兵“铁心跟党走”的不变初心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第13集团军时,参观了该集团军军史馆。习主席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他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这半截皮带的主人是周广才,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的一名战士。
1936年7月,周广才所在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煮着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他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为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
方志敏的信仰
图为方志敏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方志敏的故事,也曾多次读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特别指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好学多思,“一年读的书比同辈兄弟三年读的书还要多”。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入党后,方志敏积极在工人、农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他领导建立的弋阳、横峰县苏维埃政权,是全国最早一批成立的苏维埃政权。1934年11月初,时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为掩护中央红军转移,方志敏带领部队同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七昼夜后,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捕。
上一篇:记住英雄 他们便永远活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