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
时间:2023-10-1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
新华社记者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中开拓通向真理的道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迈步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
(一)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见证无数中华民族历史时刻的北京天安门广场,铭刻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告——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第二个结合”甫一提出,迅速在思想理论文化界激荡起强烈共鸣,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已经成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熔铸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关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有着深邃的思考。
早在从政之初,习近平同志就格外关心县域文化建设,主导修复正定隆兴寺、保护隋碑、组织编写《正定古今》。
在福建宁德,习近平同志也在思索“文化”这个关键命题。《摆脱贫困》中写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却也曾在近代遭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继往开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多次主持以文化为主题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到孔庙、敦煌莫高窟、朱熹园、三苏祠、殷墟等100多处历史文化遗产考察,就文物、考古、非遗等作出170余次指示批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深沉的文化自觉,揭示契合融通的内在机理——
2016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习近平总书记用博古通今的论述,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了中国化的理论阐释。
上一篇: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