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26场双边会晤,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共谋“一带一路”合作
时间:2023-10-2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10月2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4位外国领导人。至此,习主席同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所有外方领导人都举行了会谈会见。
26场双边会晤,凝聚起怎样的合作共识?发出哪些合作“最强音”?《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连续四天 会老友见新朋
2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了4位外国领导人,其中3位来自亚洲,1位来自南美洲,既有多次交流的老友,也有首次访华的新朋。
斯里兰卡总统维克拉马辛哈,是习主席当天会见的第一位客人。2017年5月,维克拉马辛哈曾以总理身份来华出席首届高峰论坛。
习主席在会见时说,总统先生时隔6年再次来华参会,体现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我对此高度赞赏。
△中斯两国领导人会见现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之称。习主席对两国的丝路情缘如数家珍。东晋高僧法显撰写的《佛国记》、郑和远洋航行遗留的“郑和碑”,是两国人民长期友好、互学互鉴的历史见证。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综合开发项目,则是新时代中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
△会见现场摆放的中国、斯里兰卡国旗。(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是习主席当天会见的第二位客人。此次出席高峰论坛,是武文赏今年3月就任以来首次访华。
△中越两国领导人会见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近年来,中越高层在关键时间节点互访频繁。去年10月底,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后到访的首位外国领导人。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越南总理范明政、国家主席武文赏先后访华。
△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走出会见厅。(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习主席当天会见的第三位客人,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伦此次来华,是出席高峰论坛并进行工作访问。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走向会见厅。(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通伦2021年就任以来,多次同习主席展开互动沟通。当年12月,两位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并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
去年11月,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不久,通伦总书记、国家主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同习主席举行会谈。
△中老领导人会见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巴西众议长里拉,是习主席当天上午会见的最后一位客人,他从本月15日至22日率团访华。此访是里拉众议长首次访华,也是近10年来巴西联邦众议长首次访华。
△中巴领导人会见现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02
4场会见,有哪些重要表述?
在20日的4场会见中,中外领导人关于双边关系的一组重要表述值得关注。
一是“命运共同体”。
2019年4月,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老挝共同签署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这是中老双方首次在双边层面签署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文件。
此访期间,双方签署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的五年行动计划。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邻邦,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在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时,习主席指出,两国要不忘传统友好初心,牢记共同理想使命,携手走好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
“现代化”,是另一个重要表述。
中国正在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在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在当天的会见中,习主席多次谈到现代化。
上一篇:热解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推动构建这张“立体网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