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郑永年:怎么理解中美元首会晤的里程碑意义?
时间:2023-11-2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美元首会晤在旧金山举行。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晤后,习近平主席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
怎么理解此次“习拜会”?中美元首会晤将对未来两国关系和世界发展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采访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听听他的分析。
郑永年(图源:网络)
1、侠客岛:世界高度关注“习拜会”。王毅外长评价说,4个小时的元首会晤谈得很好,很全面,也很深入,必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中的里程碑。您怎么看?
郑永年:的确如此,中美元首会晤不仅对双边关系有益,对整个世界秩序都有重大意义。中美关系稳定,整个世界都会受益;不稳定,整个世界会承受更多不确定性。中美元首会晤事关世界未来,就像《人民日报》评论说的那样:这场会晤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
目前,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上,已经承受了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带来的动荡,更遑论中美之间如果发生冲突会产生的后果。我们之前说中美之间可能就人工智能问题进行“大谈判”,你看这次会晤,两国元首就同意针对此问题展开沟通。这都是事关人类未来的大事。
习主席说得很明确:“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两个大国不能相悖而行,还是要多交往,多坐下来谈。虽然两国之间认知有差异,但能合作共赢,对世界就是好事。
2、侠客岛:习主席谈到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其中,“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排第一位。习主席说,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您觉得中美之间正确认知从何而来?怎么能避免错误认知?
郑永年:随着美国国内中产阶级衰落、民粹主义兴起,他们的外交也逐渐从二战后的理想主义国际观蜕变为民粹主义。这些年,美国一些人大搞对华认知战,试图把中国塑造成“不适合投资的地方”,鼓吹“民主对抗威权”、文明冲突等。这种错误认知非常糟糕。
错误认知来源于自身问题。比如,美国一些人宣扬对华接触失败,说跟中国做生意只能让美国吃亏,指责中国“偷走”了就业、税收、技术等。但这一波全球化,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美国不是没赢过,而是赢来的蛋糕没分好,内部分配失衡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变成最不公平的国家,中产社会变成富豪社会,这个问题不是中国造成的,更不可能通过打压中国来解决。美国需要反思的是自己。
错误的认知也会导向错误的行为。比如基于“中国威胁”的认知,一些人力推“脱钩”“去风险”,但脱得了吗?中美之间广泛的经济关系是资本逻辑使然。即便通过一时的行政干预减少直接交往,结果呢,美国和越南、墨西哥的贸易额猛增,中国和这两国的贸易额也猛增,商品不过借个道而已。事实证明,资本和经济的规律不是过度政治化的政策能改变的。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会谈后,拜登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图源:新华社
侠客岛:美国一些商界精英就有清醒认知。比如马斯克最近在一档博客节目中说,如果你去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中国没有对外扩张的基因,他们首要关注的是内部事务。
郑永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早就说过,东南亚跟中国打了上千年的交道,从没有成为中国的殖民地;西方人来了几个月,东南亚就都成了殖民地。这就是历史。基辛格、马斯克都是从中国的历史实践看中国,不是套用西方理论,所以看得准。
一些媒体政客总是鼓噪中国衰落、失败、破产,但为什么总是失败?因为他们不是理性分析中国,而是意识形态评判,那注定会失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