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
时间:2023-12-20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题:“我们就沿着这个路走下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年终岁尾。2023年大国元首外交的收官之作,写下遒劲一笔。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2日如约到访。
北京瑞雪,5000里之遥,河内温暖如春。习近平总书记形容,“像到亲戚和邻居家串门一样”。
出门一趟,硕果累累。最亮眼的,是双方的一项共同宣布:
两党两国关系确立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中越关系史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立足越南,辐射周边,面向世界:
面对发展中国家渴望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梦想,中国如何同他们携手圆梦?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胸怀天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两个“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如何为推进人类进步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越南之行给出了一份答案。国际媒体评价,这对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对地区乃至世界格局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的维度看:新定位水到渠成
越南是我们“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的近邻。
周边,中国的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为“搬不走的邻居”之间如何相处,明晰了方向。
10年过去了,春华秋实。中国同周边国家纷纷建立起双边的命运共同体,正是“亲诚惠容”理念深入实践的一个结果。
这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确立,中越关系史上的这座里程碑,靠年复一年、一砖一瓦地垒筑,也见证了双边关系从往昔峥嵘岁月,到今天欣欣向荣的波澜与壮阔。
回首新时代的10多年,回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15年。
2008年,在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之上,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双边关系更是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这些年,两党两国领导人像走亲戚般常来常往。今年以来,就有武文赏国家主席、范明政总理、张氏梅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等10余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接连访华或来华与会。
此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阮富仲总书记的第三轮互访。上一次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出访选择了越南。而这一轮的互访,始于去年党的二十大之后,阮富仲总书记第一个来华访问。
对习近平总书记此访,武文赏国家主席、范明政总理不约而同道出心声:“这是越南党、国家和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是越中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再向前追溯,追溯到老一辈革命家亲密无间的革命年代。
13日一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亭广场。沿着载有无数历史印记的石板路,他前往胡志明陵敬献花圈,追思缅怀。70多年前,胡志明主席就是在这里,宣读《独立宣言》,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革命情深壮志酬。毛泽东主席、胡志明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相交相知的故事,两国人民耳熟能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追忆那些历史的镜头:“在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心中,胡志明主席是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我们叫他‘胡伯伯’。”
鉴往知来。风雨中缔结的友谊坚不可摧,习近平总书记感慨:“‘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是中越关系最生动写照。阮富仲总书记同志反复和我谈到这句诗,应该说它是两国人民对那段峥嵘岁月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审天下之时,度微末之势。一面是历经岁月淬炼的中越友谊历久弥坚,一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乱交织。此时的中越关系该向何处去?习近平总书记深远擘画,提出:
“中越两党作为世界前两大执政的共产党,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都在领导各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应该从壮大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和确保各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稳致远的高度,把握中越关系的特殊战略意义,扎实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
流淌了千百年的河,汇入命运共同体的大潮之中,浩荡奔涌。阮富仲总书记将这一新定位,定义为“对未来两国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他强调:“这符合越中两党、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如跋山涉水的远征,中越关系这座新的里程碑,是一段路途的总结,也是一段新航程的开始。
在双边关系新定位之际,端详今日坐标点上的中越关系,几个镜头引人瞩目:
抵达越南的当天下午,越南主席府广场,阮富仲总书记在习近平总书记下车处迎候。一见面,他就张开双臂,亲切拥抱远道而来的朋友。
检阅台上,两党总书记并肩而立。五星红旗和金星红旗迎风猎猎,国歌声响起,慷慨激昂。
上一篇:携手奔赴中越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越南之行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