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时间:2023-12-2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12月14日,正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听取现场工作人员关于开展主题教育、促进便民惠企、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等情况介绍,对他们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为本促发展的做法表示肯定。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中,他每到一地,总要到农村、城市社区,看看人民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交流推广,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需要解决。其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他反复强调的一项工作。这究竟有何深意?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想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必须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2021年6月,正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心“一老一小”,同现场办事群众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治理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基层,走近群众,我们总能看到、听到这样的故事: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在抗洪救灾战场上,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党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为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早在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要求——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这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学深悟透、笃行不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此为根本遵循,切实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基层工作,要抓好党建。从另一个角度看,党建工作,也要大抓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河南信阳光山县,位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油茶种植,问农产品市场销路,接见了中办派驻光山县挂职扶贫的同志,并同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亲切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深得人民拥护的民心工程。党的政策再好,也靠大家去落实。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基层,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抓基层强基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创新探索区域化党建、网格化党建……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陕西榆林绥德县的郝家桥村,曾是中共绥德地委在1943年春发现的一个模范村。时隔78年后,郝家桥村再获一份“楷模”称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郝家桥村考察并指出了3条党建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建好党支部、选好的带头人,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觉悟提高起来、认识升华起来,共同把事业做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