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俄两国都喜欢把武器卖给印度?印度国
时间:2021-01-0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印度自从印巴分治结束脱离英属印度自立门户以来,不止现在在拉达克地区搞事情,早在1962年时就和中国军队有过正面交锋。只是战前信心十足的印军,以惨败收场。似乎此后的印度就一直将中国视为假想敌,任何事都想要和中国一较高下。
为在军事力量上更上一层楼,自主研发跟不上趟的印度,只好通过买装备维护军事强国之位。虽说是买卖,可国与国之间进行军售合作会涉及多个方面,不是买主可出钱卖家就一定愿意卖如此简单。不过说到印度买装备,简直是左右逢源,像美俄这样的大国都愿意与之展开合作。能到如此境界,印度到底有何魔力?
其一,印度会发展成“万国造”,必然是因为自身军工产业落后,自主研发跟不上。和早期的中国相比,我们也一度困于技术限制无法创新,但中国更科研擅长引进装备后,将原理吃透变成自己所有,为后续自主研发奠定基础,这是印度至今都没学会的。
发展至今,连一些基本装备日常保养与维护都无法自我实现,检修一次飞机还闹出零件多余的笑话。当然,印度也一直在着手自主研发,“光辉战机”“阿琼坦克”“维克兰”号航母等都是代表作,只是“自主”二字水分颇高。
光辉战机从立项到验证机首飞,期间足足跨越18个年头。自主研发的意义,不仅是为自身掌握技术,也在于比引进要便宜,毕竟卖家要赚钱。可从1983年到2001年首架验证机升空,印度在该项目上花费已达6.75亿美元。
并且研发时间跨度较大,立项时的要求已然不能和当今以四代机为主流的局面相提并论。纵观印度周围普遍都以四代机为主的现状,光辉战机落伍已成既定事实。值得一提的是,研发了20年才服役“国产”光辉战机,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许多重要零部件,都是花钱买的。
再看阿琼坦克,研发时间比光辉战机更甚,从1974年到2004年才服役,创下坦克研发历程最久记录。在首款型号服役后,印度依然在进行改良,但好像只是体重走在各国坦克前面,综合性能谈不上超前。
不例外的是,其发动机、主炮等核心零部件同样属于进口。印度对航母执着程度可谓日月能鉴,在俄罗斯“白送”的航母难堪大任后,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上线,其且不说研发过程中遭遇的奇葩事故,该航母的发动机、雷达等依然没逃过进口。
论国产化,也就是外壳属于印度造。综上所述,由于自主研发能力着实有限,卖家也不用担心印度能通过拆卸获得技术,所以只要印度肯花钱,卖就完事儿。
其二,军工贸易除开涉及技术泄露、有无钱赚外,政治因素更是重点。不是所有国家都有但不顾强国淫威,只看赚钱与否的能力。反观和印度进行军工贸易的国家,无论是美俄还是其他欧洲国家,基本都不存在政治矛盾冲突,所以,有何理由不卖?
其三,既然一不涉及政治边缘问题,二不涉及技术泄露,印度又肯花钱,为何不卖?据悉,光是近几年时间里,印度在买装备上花费已高达上千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花钱请售后的支出。
美国素来就是发战争财,靠军售发家致富,印度这个大客户自然受欢迎。俄罗斯也一直困于经济发展受限之下,印度刚好“有钱任性”,有钱不赚,岂不是傻?
所以,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多国都愿意在军火贸易上为其永久亮绿灯,美俄作为军工大国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