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二等功的机务兵,真帅
时间:2021-01-0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文图丨石芝鹏、杨南山、程伟伟、许秦铭、庄弈韬
他入伍16年
被评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
荣立二等功1次
荣获嘉奖3次
他熟练掌握3种机型保障方法
梳理总结多套飞行保障方法
安全保障飞行1000多场次
排除战机故障200余起
为单位带出放单机械师19名
机械员26名
他叫江龙刚
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机务二连的
一名机械技师
“他保障的战机,我们飞得最放心!”
在第73集团军某陆航旅
提起机械技师江龙刚
飞行员们的评价出奇一致
2019年
江龙刚发现并排除多起战机故障隐患
为旅队飞行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荣立二等功
他有何过人之处?
可机械技师这条路
江龙刚走得并不顺
从炮兵转行而来的他
起初很难理解老机械技师所讲内容
每次理论学习就像听天书一样
整堂课下来一头雾水
对比其他人积极互动的状态
他急得直冒汗
但是江龙刚并没有气馁
而是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
他的学习状态
让不少人都深感敬佩
“白天,
他看到哪个机械技师在检查维护,
或飞行训练保障就凑上去学习。
遇到不懂的及时询问,
并把相关知识点记到笔记本上,
到了晚上再认真整理,
对照书本消化理解。
有不懂的地方就标注出来,
找机会再去请教。
他还主动与其他战友交流探讨心得,
分析平时工作出现的失误
共同分析解决办法。”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机械技师赵建国感触颇深
自从江龙刚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直升机
每次进场
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寒风刺骨
他该走到的点位一个不落
该摸到的部位一个不少
日复一日的磨练
他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比“针”还小的毛病也绝不放过
2016年
单位组织实弹打靶
一次开飞前检查
江龙刚隐约听到异常声响
便赶忙示意停车
“怎么回事?”飞行员疑惑地问
江龙刚再次仔细绕机检查
放慢脚步
将耳朵贴在直升机上
认真听声响
终于在增压泵部位找到问题所在
电缆插头发生松动
“虽然只是个小问题,
但作为一名机械技师,
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
不让战机带一点隐患上天。”
江龙刚这样说
类似的事不止一件
一次预先准备期间
江龙刚像往常一样
沿着直升机站位检查路线
在尾梁内部,他格外小心
因为这个位置极端重要
且不便于肉眼观察
只能慢慢摸索
然而直升机尾梁内部空间狭小
他只能佝偻着身子蜷缩其中
当检查到尾二框时
他隐约发现加强件部位
似乎有一道裂纹
他凑近用放大镜再次检查
这才发现一道长约2厘米的裂纹
如果这个隐患未及时排除
将造成直升机机身框架和尾梁结构损伤
严重危及飞行安全
江龙刚先后经历3次更改机型
每次转型
他都会竭尽全力把技术问题学精研透
2013年
单位列装某新型武装直升机
他被选派到厂家接装
江龙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便利用有限的时间
加班加点学习理论
向师傅请教直升机构造原理
认真对比新老机型不同点
思考维护和保障方法
同去接装的战友经常可以看到
为了弄懂一个问题
他没日没夜缠着工厂师傅反复询问
甚至到后来
有些师傅看到他就躲着走
两个月时间
他就对新机型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
并成功实现首装首飞
数年如一日的学习实践
江龙刚总结出不少独到的方法
他总结梳理出对比分析法
虽然每种机型检查手段
检查方式不尽相同
但相同工作原理的故障
所表现出的现象却大同小异
在检查遇到难题时
他会对比以往机型寻找解决方法
他总结梳理出“病历”启迪法
每次接收直升机
他都会全面清查该机历史故障记录
做到“一口清”
他总结梳理出见微梳理法
随时收集整理各种偶发故障
每次检查维护和飞行训练保障前
都逐一对照检查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去年底
江龙刚被旅队
评为“感动陆航十大先锋”
站在领奖台上
他动情地说
“机务兵一手连着国家巨额财产,
一手托举战友安全,
必须确保战机百分之百安全,
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江龙刚
优秀!
监 制 | 戴 强
编 审 | 张丙才 李庆金
责 编 | 王军华
编 辑 | 吴荣鑫 吴雪阳
刊 期 | 3737期
感觉精彩,点击“在看”支持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