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会选中宋任穷来搞原子弹?
时间:2021-05-17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1945年8月,美国接连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让世人为之一惊,连死硬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也担心这样打下去日本会亡国灭种,最终同意无条件投降。
几年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连吃败仗的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叫嚣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还真的拿出了方案,要在中国东北投下几十颗原子弹,让几十万志愿军不战自溃。
对国际形势洞如观火的毛泽东,早就算准了美国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韩国,冒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核大战的风险,与同样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全面开战,因此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来个“你扔你的原子弹,我扔我的手榴弹”。
结果美国的原子弹一颗都没用上,而志愿军硬是用无数手榴弹把美韩军从鸭绿江砸回了三八线。而嚷嚷着用原子弹教训中国人的麦克阿瑟,直接被彭德怀打到被撤职,早早灰溜溜的下了岗,被免去了联军总司令的职务。
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并没有因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就认为手榴弹真能打得过原子弹,反而对原子弹是进入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在朝鲜又驻扎了几年,1958年,勇猛善战的志愿军20兵团回国了,官兵们接到的命令是,要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其余一切保密。
战士们严格执行纪律,上了列车,一路上谁也不问是去哪里,是去干什么。列车一连开了几天几夜,终于到站了,20兵团将士们下车一看,不禁暗吃一惊,这是茫茫戈壁,这几天从朝鲜横穿了大半个中国,来到大西北啦。20兵团的任务是在此修建基地,兵团一些官兵开始醒悟过来,看来咱们也要搞原子弹了。
他们所料不错,中国确实启动了核武器研发计划,具体负责此事的部门是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是宋任穷。
开国上将宋任穷——将军装
作为开国上将,宋任穷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奋斗在前线,成立后更是为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在和平年代对军事领域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战争年代。
让人疑问的是,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毛主席为何选中宋任穷来搞原子弹?宋任穷的一生又有哪些传奇经历?
本期文章将带你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将军的事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了解历史的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也许你会有所收获。
1909年7月11日,宋任穷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家里五个小孩,宋任穷是最小的一个。
因为家境不佳,大哥从小被过继给一个富裕的亲戚家,读了大学,成了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也率先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向家人讲解了一些革命理论。包括小弟宋任穷在内,一家人都认可帮穷人打天下的共产党。
宋任穷读了几年私塾后,13岁时考入浏阳县金江高级小学。毕业后留校当了小学教员,与夏明翰、陈章甫等共产党员成了同事,对共产主义理论自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愈发觉得旧社会的种种弊端,必须由共产党这样先进的组织来打破。
于是宋任穷在17岁时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宋任穷决定投身革命,来到了井冈山加入红军。作为知识分子,他被安排到连队当文书。
1928年,国民党围剿井冈山根据地,宋任穷所在的部队在撤退时被打散了,与红军失去了联系,只好先回到湖南老家。
年轻时的宋任穷
不料此时家里已经巨变:母亲去世了,大哥遭敌杀害, 二哥也因病去世。
之前国民党是死活不肯承认这段黑历史,后来是蔡省长为打击国民党,主动把蒋介石的黑料抖了出来,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元首,居然能下令对红区的普通百姓杀无赦。
家破人亡的宋任穷伤心不已,但也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大哥报仇,更让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不再被统治阶级当草芥般对待。
当时消息闭塞,宋任穷不知道红军在哪里有根据地,但知道国民党还在到处抓壮丁打红军,那就索性另辟蹊径,通过参加国军找红军。
此计大获成功,宋任穷加入了国民党军独立第十五旅,当起了地下党员,迅速发展了十多个有志向参加革命的战友。1930年,该旅进攻江西苏区时,国民党一排长见宋任穷机灵,便让他当传令兵,当真是天助宋任穷,如此一来,他的活动范围就更多了。
之后国民党部队被红军打的四处逃窜,宋任穷见机会来了,便带领十多位战士火线起义,还告诉其他残兵,说自己在红军有熟人,可以保证他们的性命。就这样宋任穷终于找到了组织,让蒋介石当了一回运输小队长,宋任穷还是第一人。
重回红军后,宋任穷的政工天赋很快得到发挥,1934年,他被任命为红军干部团政委,团长是陈赓。干部团的学员都是连排以上干部,此团相当于一个军官培训班。
很快,红军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分裂危机,毛泽东认为部队应该北上,而张国焘认为要南下。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毛泽东、周恩来当机立断,单独率部队北上,对干部团这支特殊部队,毛泽东明确指示:愿意北上的走,不愿意北上的可以留下。
毛泽东
宋任穷态度坚定的跟随毛泽东北上,政委都表了态,绝大部分干部团人员都愿意北上。
可队伍没走多久,红军学校教育长李特就带几个警卫员追了上来,直接质问毛泽东,为何不听张国焘命令,要脱离部队北上?
毛泽东很镇定的向李特分析了北上和南下的利弊,指出红军北上才能发展壮大,南下是自投罗网。李特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退一步,说根据张国焘的命令,干部团要南下。
毛泽东为避免红军打红军的悲剧,同意了李特的要求。毛泽东对干部团说:“南下的路是走不通的,你们将来一定要北上的。你们现在回去,我们欢送;我们往北走,给你们开路,将来你们回来,我们欢迎。”
虚怀若谷的毛泽东,与小肚鸡肠的张国焘形成了鲜明对比。宋任穷亲眼目睹这场没有硝烟,但是惊心动魄、关乎生死的大战。
身为干部团政委,看得出谁行谁不行是核心业务素质,宋任穷的识人眼力自然不会差,眼前的这件事,更让他看清楚了谁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于是宋任穷在毛泽东已决定让步放人的情况下,依然坚定要跟随毛主席北上,还有几十个干部团的骨干也表态要北上。只带了几个警卫的李特,面对已经开拔的这部分红军,本来就没多少谈判筹码,此时能争取到收回干部团,已经足以向张国焘交差了,自然也不会强留宋任穷他们。
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宋任穷看在眼里,服在心里;宋任穷的坚决态度,毛泽东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如此忠义双全的人才,肯定要委以重任。
刘志丹
1935年底,陕北红军组成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毛泽东安排宋任穷任政委。刘宋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将红二十八军打造成一支劲旅。可惜的是,在三交镇战斗中,刘志丹靠前指挥时,被子弹击中牺牲了。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周恩来称赞他,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他牺牲后,毛泽东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凭刘志丹的战功和履历,只要后来不犯错误,建国后至少授大将,甚至能授予元帅。
英年早逝的刘志丹,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政委,请他带部队……,一定要把三交镇打下来!”
宋任穷得知亲密战友牺牲后,非常伤心,亲自料理了刘志丹的后事,并且不负他的重托,稳定了红二十八军的军心,让原本有意改编该军的中央,决定保留该军,由宋任穷任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任穷任政训处主任等职务,赴冀南地区,领导冀南军民抗日。
当时的冀南地区多恶霸和土豪劣绅,宋任穷初到就大举宣传治理恶霸,在宋任穷的治理下,冀南地区不仅土豪劣绅被除掉,就连日伪也被摧毁。
1939年后,宋任穷担负起冀南地区的抗日重任,可谁知此时的国民党竟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好在宋任穷有理有序的与国民党军队作斗争,将进犯的国民党军队一一逐出了冀南地区,极大的鼓舞了当地百姓得抗日情绪。
在宋任穷的带领下,冀南地区大部分沦陷区,一个个被收回,八年抗战里,冀南地区的人民对宋任穷无不称赞,即使是现在依旧流传着他的事迹。
蒋介石
随着日军的战败,蒋介石表面上说和谈,可没过多久,便单方面撕毁协议,发动内战,事实证明,蒋介石此举是错误的,在解放军的强势攻击下,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1955年授勋,宋任穷获授上将,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虽说评衔工作自己也在参与,但是上将军衔,宋任穷应是当仁不让,无论是资历还是贡献,都已经达到上将标准。
之后的和平年代,宋任穷先是在云南等地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上调中央,任组织部副部长,并协助主持军委总干部部的日常工作。
1956年,周恩来对宋任穷说,要从军队里调个中央委员出来加强地质战线,让他考虑一下派谁合适。
早在红军时期就当过干部团政委的宋任穷,对人事工作早已轻车熟路,现在不管是在组织部还是军委总干部部,都游刃有余,可是书生出身的宋任穷,却一直有个科技报国梦,因此这次他主动请缨,请总理安排自己去搞地质。
周总理请示了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此时准备搞原子弹,由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主抓此事。之后毛主席亲点宋任穷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负责原子弹一事。正如毛主席所说“反正都要有,晚响不如早响!”
就这样,搞原子弹一事开始实施。宋任穷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非常好学,他在办公室里挂上元素周期表,没多久就倒背如流;而且为了和苏联专家交流,自学了俄语。
宋任穷在会议上讲话
同时宋任穷非常重视科学家,为邓稼先、吴有训等大科学家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大展拳脚。至于20兵团这些部队,宋任穷更是熟悉,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官兵们发扬战争年代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也依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原子弹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
相较综合国力强大的苏美,当年的中国还很弱小,工业基础更是薄弱,为生产一个小零件要专门建一个工厂的事并不罕见,给研发工作增添了很多困难,增加了很多成本。开始苏联还对我国有所援助,后来苏联撤走全部核专家,并说:“这是对你们毁灭性的打击,你们只能守着一堆废铜烂铁!”此时欧美依旧对中国进行技术和物资封锁。
如此困难的情况,没有吓倒宋任穷,他放出豪言:“就是不依靠你们这些人,我们也要自力更生拿下原子弹”。
之后宋任穷带着一大班科学家、解放军战士和工人师傅,大家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没有电子计算器就用算盘,没有精密加工设备就靠老师傅手工精细加工,没有大型设施就土法上马。
各路英雄好汉万众一心,凭着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原子弹研发速度居然比苏美还快。
说的总比干的容易,就在宋任穷领着大家快马加鞭、全力以赴的时候,居然还有人嫌不够快。
1960年,在一次会谈中,毛泽东、康生与宋任穷见了面,康生问起原子弹研制情况,宋任穷简明扼要的汇报了当前的工作进展和整个项目的计划工期,说尽量赶在1964年研制成功。
毛主席
康生一会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需,一会儿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热切期盼,更是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所以原子弹要在1962年研制出来。至于如何加快研发进度、如何缩短制造工期,那康生是一句没提到,估计也压根没考虑。
毛泽东听完两人的对话后,对康生说:“你去当二机部部长吧。”康生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便不再言语,接下来毛泽东和宋任穷继续谈原子弹的事。
伟人的知人善任世所周知,所以安排宋任穷这样的实干家去搞原子弹这样的大国重器。
1964年10月,数十万中华好儿女辛勤劳作多年的成果终于瓜熟蒂落,中国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宋任穷期盼的电话终于来了,电话那头:“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许久,宋任穷眼角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些年来,他们付出的太多了,如今总算有些欣慰。
苏联美国都震惊不已,尤其是苏联,他们当年撤走专家,就是想看中国人笑话的,要让中国人知道,没了苏联帮助,别想搞出原子弹这种高精尖武器。没想到短短几年,中国就加入了核武器俱乐部,把认为中国20年内搞不出原子弹的苏美政客的脸打得啪啪响。
就在宋任穷为原子弹研制成功欣喜不已,准备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的时候,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在那段特殊日子,刚直不阿的宋任穷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直到1977年,邓小平任命宋任穷任为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负责航天事业。年近七旬的宋任穷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子女们心疼的劝他注意身体多点休息,宋任穷严肃的回答,要把那段时间耽误的事补回来。
1978年12月,宋任穷重回老本行,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为230万名干部的进行了平反,并复查了120多万人的历史结论。不得不感叹,不管是在科技上对“事”,还是在人事上对“人”,宋任穷都是这么实事求是,卓有成效。
1985年,中央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宋任穷积极响应,以身作则,主动要求退居于二线。随后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任职,1992年退休。
退休后的宋任穷
毫不贪权的宋任穷,却对一个职务却非常“迷恋”,这就是排球协会名誉主席,整整担任了20余年,成为知名的排球迷。
对这个兴趣爱好,宋任穷很是上心,用组织部长的火眼金睛协助国家排球队领导挖掘人才。80年代时,陈忠和只是女排中一个不起眼的陪练,加上他本人就是谦逊低调的性格,所以女排虽然屡屡在国家大赛中披金戴银,但没几个人认识陈忠和。
有一回女排又一次载誉归来,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女排队全体成员。高挑的女排运动员站在前排,陈忠和躲在后排,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宋任穷径直走到陈忠和面前,手拉手的把他拉到最前面,向胡耀邦、万里等介绍说,这是女排的无名英雄!
现场的女排姑娘们,好些眼里都泛出了泪光,她们心里清楚,全心全意当陪练的陈忠和,流的汗、吃的苦一点不比她们少,可平时几乎所有荣誉都落不到他头上。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或多或少感觉挺亏欠他,真没想到日理万机的宋任穷,对排球队里的情况会这般了如指掌,给予实干的陈忠和恰如其分的肯定,真是个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好领导。
而最感动的,自然是陈忠和本人,宋老对自己的关爱,让陈忠和刻骨铭心,成为他继续为排球事业奉献的巨大动力。
被举起的陈忠和
2004年8月,陈忠和以主教练身份,在雅典奥运会一举夺得金牌,续写了女排辉煌。此时已95岁高龄的宋任穷,第一时间给女排将士们发去了贺电,热烈祝贺他们为国争光!
宋任穷在有生之年,再一次亲眼看到中国女排走上最高领奖台,再一次亲眼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排球馆上空冉冉升起,再一次亲耳听到雄壮的国歌在排球馆中回荡;陈忠和带着全体女排队成员,以最实际的行动,报答了宋老多年的关怀之恩。
半年后,2005年1月8日,宋任穷安静离世,寿高96岁。1月15日,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正在写回忆录的宋任穷和妻子
谨以此文纪念宋任穷将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文|温凯宇
——完——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