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二手房“停贷潮”蔓延,带给我们什
时间:2021-07-0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最近,关于二手房停贷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不仅仅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武汉、杭州、重庆、合肥等多座热点城市也出现了房贷审核趋紧、贷款速度放缓的迹象,尤其反应在二手房上。
那么,二手房真的停贷了吗?作为一名银行人,小编起初也不太相信,因为,个贷业务对银行来说,绝对是一块非常优质的“压舱石”业务,主动放弃,那无异于“自断后路”。但是近来通过深入观察和了解,有一点是肯定的,二手房停贷的确在很多城市发生了,并不是空穴来风。
以小编所在的城市青岛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二手房贷款华夏、浦发、光大、邮政等银行基本都停了;民生、招商、恒丰、北京等个别银行额度还相对宽松,需要排队放款;青岛银行只与贝壳签约的大型中介合作,不接散客,额度紧张;国有四大行等大部分银行对外虽然未宣称停办,但也额度紧张,放款无确定期限。
那么,为什么二手房“停贷潮”怎么就突然间发生了?是什么原因?对后市楼市将带来什么深远影响?下面,小编就以金融的视角,谈几点个人观点。
之一:二手房停贷真的多吗?
目前,准确得到的消息,武汉、杭州、重庆、广州、合肥等楼市热点城市纷纷出现了停贷现象。有的虽然不是全部真正意义上的“冰封冻结”,但申请困难、审批严格、等待时间不确定等现象已向多地蔓延。
1、武汉
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邮政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汉口银行已经对二手房停贷。建设银行限量签约,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不做公积金,不可商转公。
2、杭州
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已经不做二手房贷款了;浙商银行、兴业银行目前二手房贷款原则上暂停审批;工商银行、宁波银行表示因为没有额度,目前基本不接单了;杭州多家银行目前额度比较紧张,放款起步就要等3个月。
3、重庆
招商、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三峡银行已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广发银行放款周期3个月以上;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放款周期3-6个月;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放款时间不确定且排队放款。
4、合肥
广发银行没有额度,暂停办理二手房贷款,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的部分支行已不接受二手房贷款,共12家银行停止二手房贷款业务。
5、南京
兴业、光大、宁波银行已无贷款额度,中信、杭州等银行表示额度紧张,无法保证放款时间。交通银行不接受二手房贷款业务,排期已到2022年。
6、广州
邮政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以及光大银行4家银行已宣布二手房停贷;中行要求中心六区且楼龄不超20年,但二套房贷利率要5.75%;农业银行则表示额度紧张,具体放款时间未定;建行放款时间至少要等半年。
以上只是部分城市统计情况,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规律:
一是这些城市基本都是热点城市,房价出现回暖或是上涨态势,房贷需求比较旺盛,从而导致了信贷额度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二是各城市停贷的银行五花八门,没有规律,按道理国有银行额度比较宽松,不至于停贷,但也出现了;另外四大行也是最讲政治的,如果是统一意志和行动,应该统一停贷,但也不是。这就说明停贷是在监管红线之下,不同区域各银行的个体的自主调节行为,带有自我纠偏性,说明主要是二道监管红线政策作用在滞后半年后开始显现。
三是虽然各城市停贷的银行数量、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表明二手房停贷确确实实在很多地方发生了,而且不是孤立的,带有扩散连片的趋势,这是在以往不管是地产界,还是金融界都是没有发生过的。而这一现象,在监管二道红线下,也许会成为今后的一种新常态,因此重新认识和评估二手房,是今后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必选项,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警醒。
之二:为什么会发生?
那么,以前好好的,怎么画风就突然变了呢?是银行没钱了,还是真不愿意放个贷了?归根结底,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银行方面,“两条红线”制约。
今年初,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简单来说,就是给各家银行的房贷规模设置了“两道红线”:一是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即投给开发商的项目贷款」;二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即投给个人的按揭贷款」。具体比例如下:
然而,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踩线”,比较危险了。但这并不是说银行没钱了,而是无论开发商项目贷,还是个人按揭贷款,这个比例都不能超了,一旦超了,监管部门就要处罚了!尤其是马上到了半年末的会计期关键节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一比例压缩下来,于是各大银行不得不开始“勒紧腰带”收缩额度了……
2、房产市场方面,供销两旺对信贷资金需求大。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普遍回暖,数据显示,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0534亿元,增长了52.4%。尤其是东部和中部地区,销售额分别上涨61.8%和55.3%,而利率的上涨也是相对集中在这些区域,但销售额上涨远远超过房贷上涨速度。
销售额这么大,增长这么快,卖的这些房子毕竟全款付清得很少,大部分还得靠银行贷款,对信贷的需求自然旺盛,就像生产企业加大马力开工,对用电需求量加大一样,银行的信贷额度明显吃紧,跟不上节奏了。与此同时,现在的房价上涨,贷款额也大幅增加,以前贷款三五十万是主流,现在每个人贷款几百万都是家常便饭,银行信贷额度消耗太快,地主家没余粮了,全年的额度很快就见底了。
3、打击经营贷,切断了其它渠道资金流入房地产,从而对正规按揭房贷形成了挤压效应。
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严厉打击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并开展了专项治理,尤其是广东、深圳、上海、杭州等一些南方城市,影响非常大,在这些违规操作受到打击和惩处后,其它“财路”断了,就不得不掉过头来,寻求正规渠道办理银行房贷,从而导致个贷按揭需求进一步增长,额度紧张情况雪上加霜。
之三:有何深远影响?
既然趋势不可逆,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这将会对楼市带来什么影响呢?大家最为关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二手房将是否会进入“低谷期”?这一点不容置疑,财路断了,房子还能玩得转吗?在整个房产的交易过程中,银行的信贷资金绝对是起着一个关键的桥梁作用,没有这个垫脚石,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中所说的“惊险的一跳”,现实中买房的有几个能付得起全款的?因此,房子交易量进入断崖式下跌是可以预见的,这一点杭州已经出现。
据透明售房网的数据,刚刚过去的一周,算上商办,杭州全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仅1700套!非常罕见的,在没有任何假期的情况下,单周成交不足2000套!因此,在发生二手房停贷、信贷额度紧张波及面比较大的城市,近来都会出现一段交易量“冰冻期”,具体能延续多久,还得看当地银行的信贷额度宽松程度。
二是二手房会降吗?这是大家都最为担心的。任何一次房价的上涨,都基本上是量增在先的,并一般维持至少3个月以上,从而才会带动价格上行。相反,市场冰冻,交易量下降,也必然会拖累房价也跟着下行,最起码是涨不动了。尤其是急用钱客户,降价卖房现象会越来越多。这一点,上海、深圳等都出现了,以杭州为例,近期降价卖房明显多了,强如“顶级学区”的文鼎苑,从1800万降到1580万,降价220万都卖不掉!
三是新房会涨吗?这是很多人认为会发生的事。二手房停贷,此路不通,那就买新房呗!于是大家都一股脑儿地挤到买新房大军队伍,这样新房就会快速上涨。这一推理看似有道理,果真如此吗?小编认为不一定。因为,新房目前也同样面临信贷额度资金紧张的局面,只不过银行一般为了维护与开发商的合作关系,或是为了兼顾地产商开发贷、中间业务等带来的综合收益,把额度优先倾斜一些,但也绝不是敞开供应。
据小编所知,近来某两个大型全国性开发商都因项目按揭贷款发放速度慢,急于回笼资金,拜访多家合作银行,争取增加信贷额度,都被银行“霸气”的无情拒绝了。为什么?这时候信贷额度资源稀缺啊!地产商、大型中介、优质客户这么多关系,银行也得统筹摆布,兼顾平衡。按揭贷款资金回笼慢,再加上项目贷款也受限,眼下地产商资金链也绝不是一般的紧张,日子也不好过。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房价格还有底气涨吗?未必!举个例子,近来青岛浮山后开盘的金茂悦府为什么比备价低2000都抢跑出货,一定也是嗅到了某种危机,尤其是我们一定要相信,央企层面的高层信息一定是很灵敏的。
小 结 感 言
综合以上分析,小编总结几点箴言,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树立危机和警醒意识。6月10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2021年陆家嘴论坛,曾提醒:“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句话不管大家信不信,份量耐人寻味。如果再联系起来深圳对二手房出台政府指导价,联系起来眼下的对二手房釜底抽薪进行断贷,细思极恐。
我们可以大胆试想一下,市面上的房子,但凡如果长期不能贷款交易,将会怎样?尤其是500万以上的带有明显金融属性的房子,如果没人付得起全款进行交易,而只是有价无市,长期拖下去,你的房子价格将会如何重新估值?纯居住还可以扛得住,但投资的话,你每天能睡得着觉吗?
二是要持有高品质优质房源。郑州的银行机构对二手房设置限制性条款,挑肥拣瘦,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但其实也为我们买房提供了蓝本和指南。那就是要尽量买15年以内、60平以上主城区的优质次新房,这是银行的政策底线,也应该是我们选择买房的底线。否则,如果持有的房子是老破小、如果在偏远的郊区,那未来将可能面临银行拒贷的风险,这样的房子在二手房市场就很难成交,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要密切
因此,当下买房,在银行信贷政策不明朗,仍在持续收紧的形势下,这一局面将持续多久?影响深度到底有多大?银行到底会有多“狠”?谁也说不准,风险还是很大的。小编建议大家还是等一等,还是应该密切关切银行的信贷松紧程度,最起码基本恢复正常再做决定。
四是要维护好自己的现金流。其实这场二手房停贷的风波,在某种意义上说,表面上是针对二手房限制其交易,实质上也是考验投资房产者的现金流,通过冻结交易、挤泡沫,去化房产的金融属性,而让其回归居住属性,让通过加杠杆、高周转,想趁着这一轮房价回暖高位套现的投机者无处可逃。
如果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最近很多城市法拍房大量涌现,如深圳208政策之后,每个月的法拍房数量都超过200套,远比同期多。法拍房数量增加,与现金流密切相关,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因此,能耐得住寒冬,坚持长跑走完整个周期的,必须要有强大的现金流作支撑,否则难逃出局的命运。
最后,很多人会问了,这样房贷紧张的局面会维持多久?上周,贝壳研究院发布调研报告,6月份72个重点城市中,有46个房贷放款周期延长了。广州从上个月的延长14天,变成了这个月的延长98天;一半城市的房贷利率在上浮,最狠的是长三角,苏州首套房利率甚至涨了65个基点,普遍达到6%以上了。因此,从目前看,预计下半年房贷收紧依然是常态。
下一篇:10万只鸽子,是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