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彤盖楼收租,怕儿子不堪重任败光家产,孙
时间:2021-08-0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周大福集团创始人生前跨界投资房地产,一投就是上千亿,倒不是周大福转型,而是老掌门郑裕彤实在不放心自己的败家儿子,大儿子郑家纯不仅是一个花花公子,还特别能亏钱,郑家的新世界地产在他手下愣是扭盈为亏,负债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小儿子郑家成也喜欢处处留情,对商业接触甚少,面对这种情况,郑裕彤退休都不安心,只好斥巨资修建高楼,只出租不销售,家里人啥也不做,一年也能收20亿租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郑裕彤经商有方,儿子却不堪重任?难道是郑裕彤不愿意放权,所以儿子们没有锻炼才华的机会吗?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视频观看:郑裕彤盖楼收租,怕儿子不堪重任败光家产,孙子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事实并非如此,相比其他香港四大家族,郑裕彤算是退位放权最早的老人了,李兆基九十多岁还在上班,李嘉诚也是八十岁才开始真正放权,新鸿基地产的郭德胜虽然七十七岁就退休了,但那是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退休第二年就病逝了。
郑裕彤六十四岁就开始着手退休,把产业交给儿子打理,算是四大家族中对儿子锻炼最早的人,而且交给大儿子郑家纯的也不是什么练手的“小目标”,而是新世界集团总经理的位置。可急于证明自己的郑家纯,接手后第一年就斥资六十亿收购美达酒店、永安集团等其他产业,连自己的工作都不熟悉就想一步登天,结果才过两年,新世界集团的全年营收就只剩下五亿,负债六十亿,郑裕彤只好重新出山
郑家纯也为此一蹶不振,淡出商圈醉心花柳,甚至与大法官王见秋之女王婕妤诞下两名私生子,二儿子郑家成和蓝洁瑛、邝美云等女星纠缠不清不说,还心理脆弱,时常需要看心理医生,更不可能接手周大福。儿子们流连粉红帐无心经商,难道周大福珠宝的昔日荣光,就要因为无人继承而走向黯淡吗?富不过三代真的就是无法破解的魔咒吗?
其实不是儿子没天赋,而是他们根本没有像郑裕彤那样经历过大风大浪,这让他和儿子们在经商的理念、思维上无法相互理解,自然也就无法传授经验。郑裕彤不仅是香港四大家族的富一代,周大福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一个经历过战争年代、白手起家的商业传奇。虽然他的父亲郑敬诒的绸缎生意曾经也十分不错,郑裕彤本人也算商人家庭出身,但因为战争郑家早就一蹶不振,郑裕彤初中就被迫外出打工,当时年仅十二岁的郑裕彤投奔了周大福金铺的老板周至元,周至元和郑裕彤的父亲是至交,郑裕彤和周至元的女儿指腹为婚,因此郑裕彤可以说是周家的未来女婿。
不过郑家没落,郑裕彤当不当得了周家的女婿就有待商榷了,周至元也因此开始了对郑裕彤的一系列考验,他让郑裕彤从小伙计做起,连学徒工都算不上,只能擦桌子、倒痰盂、扫厕所,昔日的郑家公子就这样成了一个小杂工。但郑裕彤不仅没有丝毫怨言,手脚勤快,还在暗地里“偷师”周至元的经商之道,周至元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满意,于是在郑裕彤十八岁时把女儿许配给他,还让他二十一岁时经营周大福金铺分店。杂工就这样一夜间翻身成了老板。
后来郑裕彤生意越做越大,1956年更是受到岳父信任,全盘接管了周大福金铺,不过这只是他逆袭奋斗史的起点,他首先对金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家庭式的作坊改成了上市公司,又独创了999.9纯金,也就是万足金的营销模式,这个概念刚一问世,就立刻引爆了香港的黄金圈子,郑裕彤也因此成了名噪一时的营销天才。
不过守着一家金铺满足不了郑裕彤,他为了让周大福快速扩张,又转战珠宝行业,将公司由专营黄金扩展为经营黄金珠宝。可以说周大福虽然姓周,但是他在郑裕彤的手下完全变了一个样子,现在的周大福集团和九十多年前的那个金铺有着天壤之别,而造成这一变革的就是郑裕彤。
最后让郑裕彤一战封神,让郑家成为香港四大家族的,莫过于郑裕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入局的房地产行业。彼时因为战争等原因,香港房市极为低迷,房价猛跌,郑裕彤却专门在这时候杀入房市,抄底囤积了大量房产,在房市恢复时又趁机卖出。在其他人纷纷陷入恐慌,抛售房产时,郑裕彤却敢于放手一搏,这让他赢得了“鲨胆彤”的外号。
相比郑裕彤,两个儿子的成长就顺利很多,出生起就过着优渥的富二代生活,他们既没有从基层开始锻炼心性,学习经商之道,又没有经历过历史的大风大浪,无论是战争还是房市沉浮,他们都在郑裕彤的保护下置身事外。郑裕彤在风浪中磨炼出来的鲨鱼一般的胆量有多么惊人,两个儿子在对比之下就有多么平庸。无奈的郑裕彤只好提前为家族铺好后路,把名下大量产业出售,创办了新世界地产,让家族即便是收租也能过上好生活。子孙后代不求有功,只要不把家产败光就好。八九十年代香港房地产又回到了低迷期,郑裕彤在此时出售产业,冒险创办新世界地产,只为不让家族没落,给后人留退路,不难想象他此时的辛酸无奈。
不过好在郑家第三代中,又有一个不安分的后代跳出来,他不甘于享受平淡生活,公然和爷爷唱反调,那就是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他和年轻时的郑裕彤十分相似,有才华还胆识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郑志刚回国之初并没有着手家族事务,而是锻炼自己,向家里要了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在香港办了主打艺术人文氛围、将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k11商城,因为他优秀的经营管理模式,k11商城开业不足两年便开始盈利,还成为了香港最受欢迎的商城之一。
在香港获得成功后,他便携款数百亿杀入内地,很快k11购物中心在内地的十几个城市登陆,盈利颇丰,郑志刚的大名在艺术圈和商圈也一炮而红。不仅如此,郑志刚还开始着手对周大福进行改革,试图把电商玩法加入珠宝销售中,他大力投资从线上带动周大福的珠宝销售,在他的经营下,周大福集团每年营收接近六百亿,新世界地产也随着内地地价上涨而收获颇丰,而达成这一系列成就的郑志刚也不过是个四十岁的80后,如此年轻有为,冲击中国首富估计也指日可待。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终究被打破,而郑家百年的商业传奇还在继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