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末伏,何时出伏?末伏还热吗?今年的秋
时间:2021-08-10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每年三伏天都是一年内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主要是地球热量积蓄,夜晚散发的热量小于白天吸收的热量,因此在三伏天内体感不适,大家会有闷热难耐的症状。不过如今已迎来了立秋节气,按理说接下来气温会有所下降,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然,今日才迎来末伏,那么末伏后何时出伏?还会不会继续热下去?
01、10号迎末伏三伏天是从夏至起第3个庚日开始算起,今年的头伏为7月11日到20日;中伏因有5个庚日,为20天,从7月21日到8月9日;末伏为8月10日到20日。如此来看,8月9日迎来末伏,8月21日出伏。
在民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末伏烙饼煎鸡蛋”的说法。因此在末伏这一天,大家在饮食上也非常有讲究:
①首先就要吃上烙饼煎鸡蛋,主要是此时的暑气依旧存在,而吃上那些面食对消化有帮助,且鸡蛋本身就非常有影响,将两者结合,那烙饼口感独特美味,让大家的食欲有所增加。
②鸭肉也是一大必吃美食,末伏和立秋重合,此时正是夏秋季节的交接期,人们经历了“苦夏”的折磨后,身体有些消瘦,为了更好的迎来秋季,此时就可进行食补,吃上清淡一些的鸭肉是不错选择,不油腻的同时消化更快。
不过也不是所有食材都可吃,如那些性寒的食物不能吃,如老话“秋瓜坏肚”,立秋后天气尽管还是很热,可大家在空调房内体温偏低,最好别吃那些西瓜、冰激凌、冰镇啤酒等,这些东西容易将寒气带入体内,肠胃也易受凉。
末伏的饮食要清淡,多摄入一些蛋白质,别吃太辛辣的东西,不然容易上火,可多吃上一些酸性食品,如猕猴桃、黑布林、山楂等。
02、末伏天热不热?在很多人看来,立秋后秋季来临,气温下降,其实并不然,立秋后还会迎来“秋老虎”,如“立秋之后,十八天地火”就表明立秋后还得热上18天,唯有等到处暑节气后才会消暑。
南方地区更是有“中伏热不透,末伏热死牛”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中伏时天气不太热,那么到了末伏时随着副热带高压的热量积攒,天气反而变得炎热起来,牛都受不住了。
其实从近期天气来看,立秋后长江以北地区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也逐步加大,但南方仍然酷暑难耐,如“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也就是说立秋后天气依旧十分炎热,末伏刚好和立秋重叠,这表明接下来多数地区依旧暑气难忍。
从历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来看,立秋仅次于大小暑,仍属于酷热状态,特别是南方地区、新疆、黄淮地区均有高温,川渝、江南、华南高温天气持续4天以上,而湖北、浙江、福建、重庆高温天数更是在一周以上。也就是说,末伏10天中有一多半处在高温天气中,西北区域因地形特殊,也是高温出产地。
接下来,预计副热带高压仍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盘踞,气象专家分析,华南西、江南中南、四川等地仍然有3-5天气温超35摄氏度的天气,局部最高温可在37-39℃。
不过长江流域接下来将成为降雨核心区域,这必然会缓解高温天气。从气象台预测来看,今天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重庆、两湖、贵州、江西、云南将迎来大到暴雨,其中两湖局部降水量超100-150mm,明天开始,台湾岛、川西高原、江南中北、江汉、江淮西、东北区域、华南大部、西南东和南部将迎来中到大雨天气。
11日,东北大部、江淮南、江汉东、江南中北、西南东和南部、华南西、青海南、西藏东等地区将迎来中到大雨天气,其中苏皖南部、上海、浙江北、江西北、湖南北、湖北东部有暴雨、大暴雨出现。
因雨水来临,南方高温范围也会收窄,长江流域预计高温在30℃左右,如湘北、湘西气温在28-30℃,湖南其他地区在32-34℃;杭州昨天高温34.6℃,11日开始因雨水来袭,高温哑火,最高温将为25-27℃,不过因湿度大,体感仍然闷热。
江南南部、华南一带因副热带高压缘故,最高温仍在33℃以上,还会闷热。华北一带最高温在30℃出头,东北最高温将降至25℃左右,低温区更是探底16-17℃。
那么出伏后,天气会不会凉爽了呢?其实这也要看地区,通常来说,处暑节气来临后暑气才会消散,但此时“秋老虎”发威,早晚天气比较凉快,到了中午后仍然高温,此时工作仍有中暑、晒伤的风险。
如“处暑处暑,热死老鼠”,形容的就是天气仍旧比较热,老鼠都受不了。想要真正迎来秋高气爽的秋天,还需要等到9月7日白露节气到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