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被禁赛51个月,他妈妈竟是"幕后推手&q
时间:2021-10-0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01看似无微不至的爱实则把孙杨推向深渊
2021年6月22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禁赛51个月,无缘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
至此,孙杨为自己当初的“暴力抗检”付出了惨痛代价。
回望孙杨的整个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孙杨沦落到今天这种田地,和他妈妈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
我们来看看他妈妈都是怎么做的:
背书包容易驼背,所以从小学开始就没让孙杨背过书包;
孙杨五六年级时,还会蹲着给他系鞋带;
每天都让孙杨喝牛奶,这么多年从未间断过一天;
做饭的统一标准是四菜一汤,必须有鱼;
煲汤很有营养,哪怕再难喝,也要逼着孙杨喝掉;
游泳队在萧山,天天开车二三十公里给孙杨送汤……
孙杨的个人社交账号和银行卡,全部交由妈妈维护保管;和空姐谈恋爱,被妈妈棒打鸳鸯后分手;几乎孙杨的所有比赛,妈妈都紧密跟随。
有一回全国冠军赛,国家队不允许家属跟队,孙妈妈以“孙杨退赛”作为威胁,成功入住了房间。
原生家庭“形影不离式”的亲子关系,贯穿了孙杨的整个人生。妈妈这种近乎疯狂的控制欲和事无巨细的照料方式,成功把孙杨养成了一个“妈宝男”。
在录制《真正男子汉》时,孙杨无视规则的存在,公然和教官发生争执,并擅自离场;
开车与公交相撞,明明是无证驾驶,孙杨却一直和队里谎称自己有驾照;
13年休假期满后,孙杨未请假报批,私自前往泰国旅行,因游玩错过飞行药检;
14年孙杨服用兴奋剂被泳协禁赛;
16年在里约奥运会上,孙杨叫嚣自己是1500米自由泳的王者,隔天在官方宣称决赛需药检时选择退赛;
18年8月雅加达亚运会,孙杨不尊重商业规矩,在颁奖仪式上不穿中国代表团赞助商的领奖服,而是穿了他个人赞助商的领奖服,引来舆论质疑;
同年9月,在进行飞行药检时,孙杨拒绝尿检并联合团队保安用锤子将血样砸碎……
在之后的庭审事件中,孙杨妈妈的做法更是让人琢磨不透。
看过庭审视频的朋友应该都能看出,在面对对方的提问时,以证人身份出席的孙杨妈妈一直答非所问。导致对方在同一个问题上重复问了五次。
在整个庭审下来,孙杨妈妈给人感觉就是一直在回避问题,一点儿都不明白法庭的程序。难怪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公布了“孙杨抗检”事件的仲裁报告中,这样形容孙杨的妈妈,“他的母亲似乎对儿子,起了最坏的作用!”
而孙杨呢?在未经报备和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更换翻译官,直接让一个男翻译官从很后排走了上来,当时法官在一连问了三个“Who”,但孙杨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母子两人整个在庭审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规的存在。
“妈宝男”下的孙杨可谓是劣迹斑斑,个性张扬自大、责任意识淡薄、行事冲动鲁莽、以自我为中心。曾经光芒万丈的泳坛冠军,就这样一步一步输了舆论、输了口碑、输了人心,至此退出大众视野,鲜少有人问津。
前段时间东京奥运会闭幕式,孙杨出现在了直播间。
当被问到会不会参加3年后的下一届巴黎奥运会,他沉思了一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应该是想要参加的。
在被问到退役问题时,孙杨控制不住地哭了,哭得非常伤心。可能他心里也明白,参加奥运会是要看个人的比赛积分的,孙杨被禁赛了这么久,错过了这么多场重大的,积分已经远远落下了,想要东山再起,希望特别渺茫。
虽然有“飞鱼”菲尔普斯的鼓励和欣赏,但孙杨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感情归感情,遗憾始终要先行。
02疏离而又扭曲的爱不成家的家作为今年暑期档一个特别的存在,《扫黑风暴》自上映以来就引发全民热议,几乎全员出圈,从正派到反派,从主角到配角。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孙兴这个角色,一个十足的恶魔——偏执、冷血,搞Luo贷、强Bao女孩、Sha人,无恶不作、不计后果,凶残程度令人发紫。
然而,随着剧情的步步推进,我们会发现,就是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可恨之人,内心却住着一个如此可悲的小孩。
他是母亲被人灌酒后生下来的野孩子,母亲对他是又爱又恨。
作为人民公仆,母亲自然不可能承认这个孩子,更不会把他拿到台面上来,对他的关爱是少之又少。
父亲是黑社会,非但没能给予他一丝丝寻常百姓家的父爱,反而过早地让他接触到了成人世界的阴暗与残忍。
可以说,孙兴的童年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又是如此的叛逆与放肆。
他无恶不作,时不时地给父亲捅娄子,无非是想得到父亲的
他从事那么多非法的生意,并竭力想把它们做好,无非是想获得父亲的小小夸奖。
对于孙兴的母亲来说,不管多恨,终究是自己的亲骨肉。
所以,她利用自己的副局长身份,一次又一次为儿子的犯罪兜底——比如栽赃,污蔑下属是黑警,Sha人,做了如此之多违背“警魂”的事情。
有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时孙兴去停车场找母亲,叫了一声妈。
而母亲转过身来一言不发,目露凶光,直接狠狠地给了孙兴一个巴掌让他滚,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孙兴临走前,回过头眼噙泪水地看了看母亲,眼神里尽是无奈、无助和不舍。那一刻,孙兴不再是作恶多端的大魔鬼,而是一个渴望被
可恨又可悲的人生境遇,在孙兴身上矛盾又统一地来回切换着。
故事结尾的一幕,孙兴被执行死刑前,说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愿望:想再见母亲一面!
而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他的母亲为了包庇他、保护他,做了太多太多法理不容的事,也在牢里服刑。
孙兴这一辈子都见不到母亲了,那一刻,他整个内心世界全部坍塌了,声泪俱下,痛彻心扉!
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结局啊:一个人前丧尽天良的恶魔,到头来依旧还在寻找原生家庭缺失的那一份母爱。
倘若父母能不把大人们犯的错,强加到孩子身上,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关怀与照顾;倘若父母能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就严惩不怠,及时扼杀掉邪恶的苗头;倘若母亲能守住正义,不被亲情蒙蔽正义执法的双眼,或许很多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只是赋予了渲染色彩的电视剧,但洞察时事的朋友都会发现,其实《扫黑风暴》里的孙兴原型,就是2020年2月20日被执行了死刑的孙小果。
孙小果所犯下的罪,远远要比电视剧里的更凶残恐怖,更让人触目惊心。
03父母的爱注定是分离的不要过早也不要太迟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娅说过: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结合为目的,只有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纵观《扫黑风暴》里的孙兴,还有泳坛健将孙杨,两个人物,可谓游走在原生家庭的两端:
一个渴求关怀和疼惜,却永远都等不来父母的爱的恶魔男孩;一个被母爱重重包围和控制,却造就了心智无法同步长大的妈宝男孩。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天生是魔鬼,只是童年缺失的太多太多,多到孩子还未能明辨是非善恶,就早早地陷入了阴暗的沼泽里,难以自拔。
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别再以爱之名去绑架孩子,让孩子不能及时长大,失去成人世界一个最基本的理性和素养。
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更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下等品,既然生下了他,就请好好爱他。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为人父母,请永远:对自己负责,对生你的人负责,对你生的人负责!这个负责,不是早早疏远和抛弃,也不是极度宠溺和捆绑,而是竭尽所能,好好当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