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什么撤销518个专业?有一个专业为什么
时间:2021-03-0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每日更新,请
(作者简介:吕迎春,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特聘专家,全国多家电视台、电台高考志愿主讲嘉宾,已出版高考志愿专著二十余本,是全国唯一连续出版高考志愿专著的专家。)
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共撤销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学、中央财经大学物流管理、南开大学临床医学等518个本科专业。
这些被撤销的专业都是各高校自己上报教育部的,也就是说都是主动要求撤销。
高校要求撤销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师资力量不足、办学设备不达标、专业建设能力太差、学校准备转型等等。
但如果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以下2个:
一个是招生困难。
该专业每年招生时,录取分数在本校年年垫底,被录取的学生大多是被调剂过来的,有的甚至是降低分数线才招进来的。
一个是就业困难。
该专业当初设立时,学校决策者判断失误,由于门槛较低,没有明确的定位,设立后已经没有市场,年年拉低学校的就业率,严重影响学校对外声誉。
在被撤销的518个本科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最多,共有21所高校撤销了该专业。其中包括985高校重庆大学,以及西北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11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为什么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吕老师提示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真相
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
这个专业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
该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所以,该专业授予的学位也有管理学和教育学两种学士。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趋势
既然该专业可以授予两个学位,那么,其就业领域也应该是两个方向,即师范类和非师范类。
一般来说,师范院校开设的这个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太容易,很少有哪个中小学校从应届生里招聘管理人员的。
相比较而言,非师范院校的这个专业就业容易点儿,因为它面对的是体育、卫生、环保和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由于国家近年来加强了对它们的扶持,它们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人员也产生了不小的需求。不过,这一专业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很小。
从理论上说,管理类专业的“对口单位”应该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而现实情况是,党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应聘者必须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公务员统一考试。多数招聘单位并不要求报考者是管理类专业,甚至大部分要求的是非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因而,大部分毕业生只能转身到企事业单位谋得一个办公室人员的文秘职位。
目前,我国加快了国家公务员体制的改革步伐,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一律面对社会公开招聘,这使得社会对管理专业的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院校
有的高校把这个专业视如敝屣,主动撤销了;更多的高校则保留着,还在年年招生。
仍在招生的高校有哪些呢,吕老师推荐如下:
中央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地方高校: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临沂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方向)、潍坊医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上面这些高校里,有的开设时间较长,在高教领域里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
有的办学特色鲜明,与众不同,如山东艺术学院。学院拥有“艺术创意与策划实验平台”以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保护与研究实验中心”,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
您怎么看待这些被撤销的专业?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