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时间:2023-10-0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满目皆“丰”景,处处秋收忙。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广袤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加快收获进度保秋收。各粮食主产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天道酬勤 喜看丰收粮满仓
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民们正驾驶收割机进行秋收作业,机器轰鸣声由远及近。
8月初,五常市近百万亩耕地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当地抢排田间积水,加速生产自救。“专家指导我们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水稻长势恢复不错。今年第一批水稻已经收完。”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村民佛晓光说。
“我们分地块、分作物、分受灾程度精准施策,克服了8月上旬局地洪涝灾害影响,今年的丰收可谓来之不易。”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说,他们正组织各地全力抢收快收,截至10月1日晚,全省农作物已收3970.8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16.98%。
这是在位于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一地块拍摄的水稻收获现场(2023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东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总面积2亿多亩,虽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但农作物受灾面积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有望实现“二十连丰”。
在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2023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吉林榆树、舒兰、扶余等全国产粮大县今年8月也遭遇洪涝灾害。吉林省共派出农技人员3.26万人次指导灾后农业自救,完成“一喷多促”作业1403万亩。“我种了7亩水稻,估计亩产超过1000斤。”榆树市泗河镇泗河村种粮大户许福才说,从受灾的农田里“抢”回了收成。
农民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收割水稻(2023年9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麦朝说,今年吉林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光热充足,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目前看,全省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去年。
农民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收割水稻(2023年9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国庆期间,全国粮食主产区作物长势喜人、收割机驰骋,绘就多彩的丰收景象。
在河南省西华县逍遥镇一处玉米地,玉米颗粒饱满、颜色金黄。“今年秋粮玉米平均亩产可达1400斤左右。”西华县植保站站长徐如民告诉记者。
据了解,河南省正组织各地抢抓晴好天气,统筹调度农机,加快收获进度。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2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8409万亩,占总收获进度的70.7%,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5423万亩。
安徽省的部分水稻也开始进入成熟期。“我们种了460亩水稻,其中,200多亩先行种植的水稻已经成熟了。”安徽省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告诉记者,初步统计亩产可达1400斤,比去年多200斤左右。
创新驱动 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各项农业新技术纷纷“亮相”,为秋粮稳产丰产、农民增产增收添保障。
上一篇:弘扬 |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