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中国造!要摆脱中国稀土依赖,美军启动第二
时间:2021-01-0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长期以来,稀土供应都是美国军队最大的隐患之一,目前美军的武器装备中有70%以上的稀土材料来源于中国,这些稀土矿物对导弹、高性能发动机、高超音速武器、电子器件等制造至关重要。有无数美国军方人士都发出呼吁,指出能够制造大量武器装备的稀土,美国却不能保障拥有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因为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中占据决定性的优势地位。近些年来,美国方面加速促进本国稀土产业发展的行动越来越多,而五角大楼也终于选择以新的法案,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来摆脱美国军工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据美国《防务新闻》(Defence News)5月19日消息报道,近日五角大楼提出了一项立法,旨在通过有一项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投资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结束对中国的稀土依赖。据悉,新的法案要求提高《国防生产法》( Defense Production Act)的部分项目支出上限,要求把在弹药和导弹中的稀土相关部件上的支出提升到17.5亿美元,在微电子器材方面的支出提升为3.5亿美元。此外,当涉及到需要稀土元素供应的高超音速武器时,其资金上限也会被改变。这是自二战时期的1942年曼哈顿计划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以来,美军对关键武器材料生产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投资,因此被称为第二次“曼哈顿计划”。
稀土材料具有非常神奇的性能。例如高性能反坦克导弹采用破甲弹战斗部,其药型罩大多数使用紫铜。不过,最理想的材料其实是黄金,因为黄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不过黄金太贵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就是美国也用不起,所以各国都使用了价格较低的紫铜。
近些年,人们发现稀土钽元素的延展性能也非常好,仅次于黄金。新型的高级破甲弹和末敏弹战斗部药型罩多改为性能更理想的钽合金。美国的钽合金原料,很多就是从我国进口的。美国和中国的第二代末敏弹战斗部,也使用先进的金属钽药型罩,作用距离达140米以上,能打穿125毫米厚的装甲,散布误差小于10厘米。而俄罗斯的SPBE-D末敏弹战斗部结构设计和工艺材料水平与美国和中国有较大差距,还在采用落后的紫铜药型罩,作用距离只有100米,只能穿透8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
新的法案,目的是通过更多的资金投入,鼓励美国军工生产倒向本国供应商,并促进相关的本国稀土产业发展。例如,美国政府最近就授予了非中国企业重稀土分离的合同,并发出了稀土轻分离处理和钕磁铁的招标,而后者将用于标枪导弹和F-35战斗机。在这次的新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国防部不能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的国防生产法基金,除非得到了国会的额外允许。但五角大楼这次的立法提案,要把这一上限提高到3.5亿美元,如果成功它们便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专门投入更多的稀土项目。
这并非美国在稀土行业的首次行动,相反它们早就开始了试图在稀土供应问题上摆脱中国的努力。不少美国智库建议出台针对性的经济刺激措施,以提高美国国内(稀土)生产能力的联邦计划,去年9月美国更是和澳大利亚商讨建立新的稀土供应链。虽然理论上能够掌握绝大多数的稀土资源,就意味着可以从根本上垄断稀土供应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世界上17种用于制造武器、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商品的特殊矿物的最大加工和生产国,而且这些特殊矿物几乎没有已知的替代品。虽然中国的稀土质量较好,且拥有不少的储量。但我国的储量其实只占世界稀土储量的37%。不过,我们供应着全球70%的产量。显然,我们并没有底气说所有的稀土资源都在我们手上,从稀土储量来看,中国还不具备接近稀土行业霸主地位的资格。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在稀土加工产业链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技术方面,同样是世界第一!由于掌握着世界最强最全的稀土冶金产业链,别国的稀土也需要进入中国加工,再由中国卖出,这也是为何中国能够用以37%的储量,控制着全球70%产量的原因。从这点意义上说,美国如果不能在配套的知识产权和加工技术方面追上来,那么即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稀土原料,一样需要向中国求助。
而要加强某个技术领域的发展,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打钱,只要补贴给够了,自然就会有企业和组织区进行研发,相关的技术必然得到发展。现在美国做的事,恐怕就是加大稀土供应产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给更多的国防法案资金来支持非中国稀土企业尤其是本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哪怕可以继续从中国进口较为便宜稀土产品成品,美国人也不愿意买,宁可多花钱甚至通过补助的方式扶持本国产业。原来美国仅仅追求稀土原料供应摆脱中国,现在看来,他们是想从产业上摆脱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