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125师一个团主动撤回国,许世友大
时间:2021-01-0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东线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高歌猛进,把敌人打得那叫一个溃不成军。
这场战事,便如同痛饮三大碗烧刀子,然后猛的一下,“啪”一声摔掉粗瓷碗,那叫一个痛快淋漓!
然而在开战的第一天,许世友手下42军的125师,在东线部队捷报不断、迅速南进的时候,却打得极其不顺利,前进得非常迟缓。
图|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42军125师373团2营炮连合影
许世友交给125师的三个重要作战任务,125师不仅一个都没完成,甚至其所属的373团,在遭遇越军火力阻击后,进攻受阻,直接就退到了国内的原进攻出发地。
许世友在南宁指挥部听到这个消息,一刹那间火冒三丈,震怒不已:“谁叫他们退回来的!这些怕死鬼,杀他们的头!”
南宁指挥部里的所有人一时间噤若寒蝉,他们都清楚他们的许司令员,在平时比较和蔼可亲。可一旦遇到战事,那叫一个铁血严酷。
而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作为东线主帅,身上承担着太多的压力。他的一言一行对于前线所有官兵来说,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图|许世友将军旧照
2月17日凌晨6点40分,广州军区42军在广西龙州方向,聚集了25个炮团和35个团营属炮兵连,对那花、布局、水口等地的越方前沿地带发动了集中的炮火攻势。
42军针对越军的浅近纵深工事、军营、障碍、重火力点、炮兵阵地、通讯基站等58个重要军事目标,连着发动了两轮奇袭,前后历时15分钟。
众所周知,炮火以摧毁敌人重要军事目标、压制敌人火力、给敌人造成震慑为主要目的。因此,42军在炮火准备的同时,其工兵分队便迅速开辟出前进通道、搭设好前进浮桥。
到了6点55分,42军终于对越方发起了全面攻势!
图|广州军区42军126师炮团七连旧照
说到42军,这可是一支有着辉煌战史的英雄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
在1948年,辽南和辽东的三个独立师组建了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草创之初的五纵就在辽沈战役中大放异彩,在黑山以东痛歼了廖耀湘兵团1.7万人。(数据来源为2007年中国大百科出版社所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正式改编为42军,下辖三个师被改编为124师、125师、126师,在当年的河南缴匪战事中表现不俗。
图|东北野战军作战旧照
1950年2月,42军被调到黑龙江省。同年10月,42军遵从命令,准备集体转业从事农垦。
然而,恰逢朝鲜战争爆发,42军再次有了用武之地,作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的战斗机动力量,被中央军委编入了第13兵团,成为了第一批入朝部队。
在抗美援朝第一阶段前后五次战役中,42军打得非常出色,在黄草岭、长津湖、加平、横城之战中作战勇猛,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初期胜利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
图|志愿军第42军在黄草岭进行阻击战
42军在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歼敌2.8万余人,一举让42军成为了一流部队,回国后奉调驻守华南,有“岭南雄狮”之称。
在我军的历次整改裁编中,42军这支资历并不深的年轻部队却屡屡被保留下来。
可能是42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表现真的太过出彩,中央军委相信这支部队在以后的任何战场上,都不会让他们失望。
然而,作为承载了无数领导人希望的42军,却偏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天,就让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大怒,恨不得用一双紧握的铁打拳头,猛锤125师师长和373团团长。
图|许世友将军旧照
原来在开战第一天,42军126师负责开口子的任务,从布局方面展开攻击,沿着松山一直朝东溪推进。126师因为步兵和炮兵协同比较完美,这一路推进得很是顺利。
晚上六点的时候,就已经在攻克了东溪的基础上,迅速控制了东溪周边的战略要地,完满地完成了许世友交给126师的第一次突击任务。
126师为后续部队入越作战,成功地打开了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口,算是很好地继承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留下来的能打硬仗、善打恶仗的传统。
而42军的124师,在三个师里本就是战力最强劲的。
图|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第370团第4连在黄草岭战斗中,荣获“黄草岭守备英雄连”称号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124师在黄草岭、烟台峰一线,依据阵地连续阻敌13天,杀伤美军和南朝鲜军2700余人,当时124师付出了1800余人的伤亡。(数据来源同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初期,124师是当时所有志愿军师级建制里,表现得最出色的几个师之一。
这次在126师成功打开东溪突破口后,当晚7点,124师便以坦克为先导,沿4号公路向高平迅速进发。
虽然沿路遭遇了多次敌人重大阻击,可124师始终不曾停下步伐,依旧保持着高速推进状态,给敌人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打出了124师的赫赫威名。
图|124师高平摩托化穿插战斗经过图
可当时作为军主力右翼的125师,却初战无功,不仅打得极其不顺利,其373团甚至不进反退。难怪许司令在后方了解到情况后大发雷霆,直骂125师373团就是逃兵。
当时125师的突破方向是在水口,水口防线越军的阻击力度不大,125师在炮火优势下迅速得以突破,然后迅速推进到了复和地区。
按照原计划,125师最多6个小时就能攻克复和县城。但事实上,125师整整打了一个白天,直到天都要黑了,还是没有攻打下来。
图|125师领导在研究作战方案
125师担任主攻任务的是374团,当时被敌军死死阻击在大弄、糖厂、坡街南侧无名高地以东地区。
而373团当时负责右翼进攻,他们遭遇了来自谷芳西侧一处不知名高地的三个方向越军,面对敌方压倒性的阻击攻势,在多次冲击口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373团官兵们在血战了一天后,人困马乏,又担心敌人很有可能随时对373团发起反攻。
为了战士们能休养生息后再战,373团却没有选择就地建立阵地原地休息,而是一股脑地退到了国内最初出发的地方。
图|我军战士正在休息
说到这里,想必读者们会有一个疑问:42军的三个师,124师和126师遭遇的敌人并不比125师强大,可为何只有125师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战果呢?
这到底是125师的领导指挥有误,还是125师面对的越军力量真的很强大,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咱们先来看看越南复合县一带的地利情况。
复合县城位于我国水口关以西12公里处,在复合的三方均接壤着越南重要城镇,分别是广渊、东溪、格灵,都是我入越部队早期所要攻克的重要目标。
因此,拿下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控制越南3号公路靠近我国的地带,为后续机械化部队打好一个前站。
图|我军战士正在行军
其次在复合立定脚跟后,可以迅速对其他三城形成军事压力,形成一个有利的进攻态势。是以,复合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25师的的入越初战不容有失,也不能有失。
复合地区是亚热带丛林岩溶山地,这一带到处都是凸起的石山,草木茂盛不说,还到处都是陡坡石洞,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防守在复合一带的越军,以高平省队的567团、复合县县独立营、混合炮兵营、大弄公安营为主要兵力,间杂有数百名武装民兵。
看着是七零八凑的军事武装,可不要忘了,这些官兵是在越南三十年来战争的大背景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所以情况真的不乐观。
图|1979年2月,正在冲锋陷阵的42军战士
这就是复合县城的大致情况,125师在作战前夕,经过反复勘察地形和摸索敌情,125师下定决心,要在6个小时内攻克复合县城,迅速歼灭附近守军,以形成对广渊发动攻击的有利态势。
此战中,125师是这样部署的:374团从正面主攻,突击方向为203高地、坡街、大弄、哥堪高地、复和等一线。
373团担任右翼,沿波安、克达、郭扩,直插班占,进行纵深迂回,在阻止敌军救援的同时断敌退路;至于375团留作预备队,应付突发情况。
图|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向越军发起炮火攻击
从当日6时40分炮击越军重要军事基地开始,125师就是按着这个作战计划步步推进的,在大量炮火的攻击下,我军迅速在巴望河上架设浮桥,开辟出了前进通道。
其实一开始,125师第一梯队推进顺利,早早就成功过河,向各自的目标快速逼近,并迅速发动攻击。然而,125师却没想到,他们面对的敌军并不是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该师此前并没有和越军交战的经验,对越军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他们忘记了越军近十年来战事几乎从不曾停过,和我军一样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图|我军战士以炮火开辟前进道路
125师轻敌了,从最开始的战略部署就可以看出,该师是想让375团攻克复合县城的同时,让373团迂回到南边,彻底断了敌军的南撤之路,全歼复合地区的越军。
可该师并没有想到,遭遇到的敌人不是阵容松散的国民党军和河南残匪,而是和解放军一样,既有着铁一样的纪律,又有誓死拼杀的决心的百战之军。
面对着这样的敌军,他们压根无法迅速推进,战事陷入了胶着。
图|我军战士作战旧照
125师在初期确实推进的比较快,可因为太想着形成包围圈全歼敌人,反而没有注意后方大量被迫散的残敌。
结果后来常常要面对,来自于多个方向敌人的同时打击,给部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战事进展自然也被延缓。
就这样,原计划6小时完成任务,彻底成了一个笑谈。125师直至天黑,依旧无法突破敌人的阻击,只能不远不近地看着复合县城城头,在夜色中影影绰绰。
当时374团被敌人阻击在大弄、糖厂、坡街以东地区,团指挥考虑到部队战斗一天,战士们身体已经无法继续负荷作战,加上天色转暗、地形不熟便停止了前进,转入了原地防御。
图|正在开会的解放军战士旧照
而处于右翼的373团情况更加糟糕,在谷芳的三个营,遭到了南侧石山、北侧石山、西侧无名高地越军的三面火力夹击,
373团一时间被彻底打懵了,敌军情况不明,己方决策指挥频频失误,连续组织了6次冲锋,都没有突破敌人的阻击。
至于具体伤亡了多少人,当时已经没办法估计,就只能上报师部373团丧失进攻能力。42师师部收到373团的报告后,无法清楚地获悉373团的具体情况,只好让他们暂停进攻。
可没想到,373团确实被敌人打得没了志气,不仅没有就地修建阵地防御,反而迅速退回了国内的原进攻出发点。
图|许世友将军在对越作战前线
这才有了后来许世友将军的大发雷霆:“谁叫他们退回来的!这些怕死鬼,杀他们的头!”
南宁对越作战指挥部里,在许世友将军的怒气慢慢消退下来后。时任广州军区政委的向仲华,向搭档了一年多的许世友建议道:
“老许,气消得差不多了吧。既然42军125师战损严重,那就让125师退下来。换54军162师上,继续完成歼灭复合之敌和打通3号公路的任务。”
图|向仲华旧照
当时的54军162师,已经到达了广西龙州前线,作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可以开赴战场。按理来说,42军125师表现得如此差强人意,把该部换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当时许世友司令就像个赌气的孩子,斩钉截铁道:“不理他们,非叫他们打不可,打光拉倒,打不下来杀他的头。”
过了一会儿,许世友又说道:“不准回来,回来的,再打出去,怕死的先死!”
许世友将军最开始的发怒,我们都能理解,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部队,在正式拉上战场后,这么不争气,心里自然是怒气难抑。但这时候,他作为东线最高指挥员,需要时刻冷静沉着。
那么,许世友司令员是真的在发了一通怒气后,还如此不顾大局,只顾着自己赌气。宁愿让42军125师继续送死,也不让其他部队顶上吗?
图|许世友将军与125师士兵旧日合影
当然不是这样的,许世友将军看起来冷酷得不像样子,视前线战士性命如儿戏。可冷酷暴怒只是表面,实质上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护。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只是失败者聊以自慰的话,许世友将军当一个小兵的时候失败过,当红军低级领导的时候也失败过,后来担当解放军高级领导时还是失败过。
每次失败后,战友尸体无人收,活着的人还要狼狈逃跑,那种滋味真的是很难受,别人哪怕不指着你说你孬种,可是自己心里是无尽的自责与憋屈啊!
除非用一次更大的胜仗来雪耻,这样心里还能好受些,不然那种失落自责感,简直能把人给逼疯掉。
图|疲惫的解放军战士
试想一下,把42军125师换下来,他们是不用继续送死了,可却要在后方每天听着前线兄弟部队不断传来捷报,他们却只能想起当初自己的无能,对于那些已经牺牲在越南战场的战友,更是有着无法弥补的愧疚。
这样心中的郁气只能越积越多,最终这支部队的军魂就会彻底垮掉,然后在某一次军改中被取消番号,到后来再也不会有人提起。
这还只是从125师小范围来考虑,如果许世友一旦同意换下125师。那么前线那么多部队,一旦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都学着125师一退再退,那么这个仗还怎么打?
图|许世友将军旧照
而这对那些哪怕战斗打得再激烈,战场环境再怎么恶劣,也一步不退、视死如归的部队,是不是极度不公平?
这种先例一旦出现,整个战场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从上到下心底里那种“必胜”的信念,会逐渐一步步消失,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42军125师这次战役是没打好,特别是373团还退回了国内。可是往好处想,他们在与越军的的交战中,已经熟悉了战场状况,只要把握好战斗节奏,其实更容易完成攻克复合的任务。
而换成54军162师上战场,42军125师此前所做的大部分战前准备工作,虽然说可以交代清楚,可是这也需要时间,甚至还会大打折扣,这对我军的迅速南推是极其不利的。
图|行军中的解放军战士
因此,把125师换下来在这个时候是不可取的,最好是能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援助,让他们尽快休整好再战。前次的失败可能会让这次的成功来得更加之快。
当时许世友让广州军区参谋长周德礼,亲自给125师师长李庭阁打电话:“告诉李庭阁,不准回来!要他亲自带一个团上,明天天亮前要是打不下来复合,以后就不要来见我了。”
这是许世友给42军125师的死命令,周德礼参谋长连忙亲自给李庭阁打了电话,直言许司令员发飙了,要你李庭阁亲自带一个团打下复合,不然就别回来了。
图|许世友在前线视察
只不过,许世友是个经历过无数战事的沙场老将,他知道这时候不是赌气的时候,尽管他的赌气是出于大局,出于对42军125师的回护。
可一旦李庭阁真的什么战法也不讲,一股脑地带人猛冲直撞,那才是真正的视战士生命如儿戏。作为总指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
许世友在心情彻底平复后,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复合一带的情况,然后告诉42军125师,尽量加大复和方向的进攻力量,采取多种战法,诸如我军擅长的夜战、近战、诱敌深入歼灭战等。
复合虽然很重要,可是我军战士的性命更重要,要你李庭阁上,这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士气,并不是要你带着同志们送死。
图|李庭阁师长决定率375团攻占复合
李庭阁接到电话后,一时间脑门直冒冷汗,当时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以为打下复合还不是小菜一碟,结果捅了这么大的篓子。
于是连夜召集了师一级和团一级的主要领导,给他们传达了总指的“死”命令和作战方针。经过各方面仔细的考虑,李庭阁最终决定使用预备队375团,利用夜色沿公路掩护直插复和,自己亲自带兵。
2月19日凌晨1点,李庭阁带领着375团,悄悄地从糖厂北侧出发,沿着3号公路徒步,历时近四多小时,终于秘密穿插到了复合县城南侧。
图|1979年2月19日,陆军第125师直插复合围歼县城守敌示意图
375团2营负责前突任务,在十分钟战斗后,迅速突入了复合县城,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顺畅的通道。到了早上7点左右,375团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复合县城,一边对外警戒,一边守护城中重要目标。
从这儿开始的一连串事实证明,许世友对于125师的决策没有任何失误,125师不仅成功地打了个翻身仗,而且一直打了下去,越打越好捷报不断。
在后面2月26日的班占西侧战斗中,375团1营在7连的加强下,采取夜战与强攻相结合的方式,只用了80分钟便拿下了此次的目标——班占西侧长形高地。
此战毙敌567团2营共计二百三十六人,敌军上尉营长阮文丁也被我军歼灭在此战中,此外还俘敌副班长1人。
图|被中国军队俘虏的越南武装人员
125师的这一仗,以《出其不意、克敌制胜,1营指战员打垮越军一个营》为题,登上了3月5日的《解放军报》第二版,从此被无数人所知。
说到底,125师和125师所领导的373团、374团、375团,在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只是我军在战场上的一个缩影。
那场跨境入越之战,肯定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我入越部队,在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将军的带领下,总是能想尽办法攻克一切难题,最终只用了二十八天,就完美地给祖国交上了一份答卷!
图|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震率慰问团抵南宁,许世友将军到机场迎接
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年头,当年的无数入越英雄们,已经被定格到了历史中,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去钦佩、去学习。
我们要时刻清楚,今天的和平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何其来之不易,需要我们更加去珍惜。
向英勇无畏的战士们致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