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1200枚反舰导弹威胁,加强东南沿海防空掩护
时间:2021-03-0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在现代反登陆作战中,岸基反舰导弹是防御一方最有效力的武器,其作用相当于以前的重型岸防大炮,对登陆舰艇实施密集反击。在对岸的整体防御构想中,岸基导弹力量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企图依靠海、空近岸防御优势来阻止可能的登陆行动,为此购买了大量的"鱼叉"系列导弹,与此同时还加紧自研"雄风2"和"雄风3"导弹的生产。对岸希望通过密集的岸基反舰导弹袭击来达到消灭七成以上登陆船队的目的。此外,对岸还构想了反制作战情形,在现有的防御固守战略下,还意图 应该采取积极进攻的方式,试图通过远程导弹来全面压制东南沿海的机场、雷达站和导弹阵地等目标。
海峡对岸再次进口了135枚AGM-84E增程型"斯拉姆"空地导弹和400枚RGM-84L-4Block2型岸基"鱼叉"导弹,这两种新型的"鱼叉"系列导弹不论是在攻防性质上,还是在作战性能上都较之前的同类型导弹有着不小的提升。"斯拉姆"空地导弹是一种专门对地攻击的导弹,主要装备在战斗机上用于攻击地面目标;RGM-84L-4Block2型作为岸基导弹系统来使用,兼具反舰和陆攻两种能力,从这两种导弹的用途可以看出,对岸的防御性战略已经出现了进攻性的趋势,不再只局限于单纯的防御。
增程型"斯拉姆"空地导弹导弹长4.4米,战斗部重400千克,翼展为2.43米,采用了大型海鸥式前弹翼,在"鱼叉"导弹的性能基础上增加了战斗部和发动机的动力。同时,"斯拉姆"还安装了新型高分辨率红外导引头和数据链,不仅可以攻击预定的目标,还可以随时更换打击目标,甚至当导弹飞至离预定目标1千米处时改变打击的对象,其巡飞打击能力和精确攻击能力在现役导弹中排在前列。
增加了射程之后的"斯拉姆"导弹能攻击300千米以外的目标,是专门为安装了MS-110Recce外部传感器吊舱后的F-16V携带的。这种吊舱汇集了各种先进的探测、测距、照射等系统,能使战机不飞越海峡中心线就能远程精确打击大陆浅近纵深内的目标,让F-16V具备完整的防区外对陆、对海的攻击能力。还值得注意的是,增程型"斯拉姆"空地导弹还携带了军用的解码器,其制导系统使用的是军用标准导航信号,比之前使用商用导航信用的导弹精度高了2个数量级。
再来看RGM-84L-4Block2型岸基"鱼叉"导弹,其弹长4.6米,弹重691千克,射程为150千米,安装着新型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一般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在攻击目标时会受到地形杂波的干扰,很难精准的打到停泊在港湾内的舰艇。而RGM-84L-4Block2采用的是卫星—惯导组合定位系统,能赋予导弹在空中校准和再对准的能力,能引导导弹击中特定的瞄准点。如果目标处于本导弹单元的雷达作用距离外,还可以利用固定翼飞机或直升机对RGM-84L-4Block2进行二次制导,这样导弹就具有了超视距攻击舰艇的能力。
截止2020年,海峡对岸购买各型"鱼叉"系列导弹数量已经达到了300到320枚,加上这次135枚AGM-84E和400枚RGM-84L-4Block2,总计"鱼叉"导弹的数量超过了850枚。而对岸服役的自产"雄风"系列导弹有300枚左右,按年产50枚计算的话,海峡对岸各型反舰导弹的数量将达到1200枚左右。这将是一支强大的反舰力量,对我登陆舰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系统,包括最先进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再加上东海舰队大量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我们的防空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仍旧要对这些岸基反舰导弹系统予以高度的重视,确保在第一波打击中摧毁其大部,并且出动空军对其进行高强度的压制,保障我登陆作战之顺利进行。因此,在未来我们还应继续加强防空力量和空中力量的建设,以应对对岸不断增强中的远程反舰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