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使用报告①丨我为什么从华为换到了小米?
时间:2021-02-2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各位看官久等了
欢迎来到老蔡白话堂
我这两年手机用的一直都是华为
最近刚刚换成了小米11
今天我就从一个用户的视角出发
带大家看一看我的换机思路
希望能对大家的选机购机有帮助
为何换手机我之前在用的是华为Mate20X(4G版),2019年2月在苏宁易购下单,入手价4467元(官方售价4999元),6+128G低配款。两年用下来,优缺点都非常突出。
Mate20X和它的5个“马甲”
先说优点:一是拍照强。虽然既没有RYYB、也没有IMX700,但那颗祖传4000万像素主摄镜头的成像素质目前仍能位居国产手机拍照前列。月亮模式、微距模式、广角模式、长曝光模式等,玩法非常丰富。当然,800万像素广角和2000万像素的长焦镜头素质相对就比较一般了,尤其是长焦镜头,每次拍人像都会出现白平衡问题,颜色始终偏黄。
Mate20X会让人爱上拍照
二是影音效果好。7.2英寸的超大屏幕、音质出色的双扬声器和5000毫安时大电池,让影音体验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三是系统稳定。EMUI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出乎意料的好,两年使用下来极少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而且基本上都能处在系统更新的第二梯队,尤其是更新了EMUI10.0版本后,无论是和办公室的台式机还是家里的笔记本,破解后都能使用多屏协同功能,生产力直接拉满。
多屏协同几乎是目前手机电脑互联的最佳解决方案
优点说完,下面开启吐槽模式,其实下面的这些问题也是我换机的主要动机:
一是太大太重。板砖一样的232克重量和一手无法掌握的85.4mm宽度,让这个大家伙在夏天无处安放,拿着嫌太重,揣口袋怕裤子掉。二是容量不足。128G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APP空间占用率(尤其是
如今市场上几乎没有超7寸的手机了
怎么选手机我的换机思路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两条线,一条是硬件底线,一条是预算高线。先说硬件底线,基础硬件上,重量不能超200克、屏幕不能比旧机差、双扬声器不能少,光这三点基本上就把2020年大部分旗舰机砍掉了,他们要么超重、要么单扬声器,当然屏幕方面基本都是完胜Mate20X的;其次是换代硬件上,120Hz或90Hz刷新率、5G、WIFI6、主流快充(最好65W以上)、电池4500mAh以上(考虑到5G和120Hz刷新率这两个耗电大户,低于这个容量的电池估计续航会崩),以及更强的性能。至于拍照,我新买了一台便携式数码相机,所以只要手机拍照还过得去不太拉胯就行。
新“玩具”松下LX10
说完了硬件需求,再来说说预算高线,一分钱一分货从来都是不争的事实,同样的配置更高的价格除了品牌溢价外,更多的就是体现在品控和品质上。因此,预算高线决定了我对换代产品的心理预期。最终,我把预算定在4500元,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价格基本上就是硬件堆料的极限,再往上走就是品控、品质和品牌了。
抢不到的Mate40Pro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有疑问了,既然之前用的是华为,为什么不继续买华为的新旗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是华为的产品力不行,Mate40Pro各方面都很优秀(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超重),但由于芯片供应不足,线下渠道已经全面涨价,这让我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好吧,我承认,就算不涨价,6999的价格我也买不起;再看线上,则是天天抢购仍然一机难求,当初我就是烦透了小米的耍猴把戏才一直没有入手小米,现在总不能呼朋唤友一起抢华为吧,想想还是作罢了。
OPPO Reno 5Pro+(左)和一加 8T(右)
结合上述需求,我从当时众多手机中筛选出了两款:一加 8T和OPPO Reno 5Pro+,一加 8T从刚上市我就在入坑小米
小米11发布那天晚上,我在单位加班,回家路上,开着车用蓝牙听了后半场发布会。售价公布前,我的感觉是还不错,总体上除了后置摄像头模组的造型有些奇葩,没有特别明显的槽点,甚至有几个出乎意料的亮点,一是难能可贵的2K+120Hz屏幕,二是能赶上主流有线充电水平的50W无线充电。当3999元起步(和上一代持平)的售价一公布,我惊呼真香。
我手上这台小米11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小米的营销手法,尤其是一些高管的网络言论特别反感,所以尽管家里从灯到电视都是米家系列,但就是迟迟没有入手小米的旗舰机。然而回顾当时的旗舰机市场,小米11基本上是5000元以内最能打的机型了,没有之一。于是,我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准备试着抢一下预售,如果抢到那就做个长测,到时候怼米粉的时候也更有底气,如果抢不到那就算了。没想到的是,这次异常顺利,我居然直接成功抢到了首发,好吧,我这算是第一次正式入坑小米了。
好,本期内容就到这里
下期你将会看到我在这2个月使用过程中
遇到的各种惊喜和惊吓
欢迎继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