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关联合审查,滴滴市值暴跌2400亿,美国终
时间:2021-08-0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从滴滴上市至滴滴被7部门联合审查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如此漫长的调查时间线,似乎预示着滴滴这一次面临的不是小问题。不过,抛开一些市场所谓的传闻,目前已知的是,滴滴在手机用户数据和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上,是遭到官方点名批评的,这是有确切定论的。
基于此,在上市之初拿到800亿美金市值的滴滴,眼下的境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并且在回应市场传闻时的力度也开始衰减。在审查之初,面对外界质疑滴滴专卖数据寻求上市的传闻,滴滴总裁予以强力驳斥。在面对滴滴7月20日停止运营的谣言时,滴滴义正言辞地表示已经报案。可当面对滴滴私有化时,滴滴的口气不再硬,只是说目前在配合调查,颇有些自暴自弃的意味。
事实上,跟滴滴回应传闻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企业的市值走向。在一开始成功上市的时候,滴滴的市值一度达到800亿美金,而被宣布调查和下架25款软件后,滴滴的市值也开始呈现衰减的趋势。
直到不久前被曝出滴滴将通过私有化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全面损失时,滴滴的市值来到上市后的最低点,已经不足500亿。换算成直观的数字则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当中,滴滴市值暴跌超过385亿美金,约合人民币达到2400亿。
如此剧烈的跌幅,不仅让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滴滴的未来,而且滴滴的问题也引发了连锁反应。比如申请上市时间比滴滴还早的哈啰出行,在筹备三个月之后,只能宣布撤回赴美的上市申请,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解释:会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IPO事宜。
虽然没有证据指明哈啰赴美上市跟滴滴被查有关,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滴滴被查引发的连锁反应还不止于此,因为美国方面也终于采取行动了,只不过哈啰取消上市计划是外在的一种体现罢了。据外媒报道,美证监会已经作出决定,后续将要求赴美上市的中企提交风险信息,同时也要出示企业所在国的“上市许可”。显然,美国开始针对外国企业的上市采取行动了。
换句话说,未来所有赴美上市的企业,在提出上市申请时,不仅要符合之前的上市要求,同时还要拿到本国的上市许可,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上市的难度和成本。那么这种规则的改变,对于上市的企业而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其实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这种规则的改变,对于企业而言或许会增加难度,但是对于稳定市场和筛选不合规的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在滴滴上市被查后,相关部门就出台了新规定,以后超过100万用户赴海外上市,必须要经过网络安全审查。
这就意味着,以后像滴滴这种存在问题的公司,在出海之前就可能被拦截下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出现“暴雷”现象。反过来讲,美国的资本市场其实也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毕竟能拿到上市许可的企业,合规性是有保障的,这样的企业越多,美资本市场自然就会发展得更平稳,加强监管的合作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
希望在这件事后,滴滴能明白,上市并不是滴滴的终点,而是滴滴的新起点。用户使用滴滴是基于对企业的信任,切不能将这份信任当成生意处理,否则未来的出行领域可能就没有滴滴的容身之地了。那么在大家看来,滴滴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