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饿了么头疼:让骑手注册个体户,为何“人
时间:2021-09-2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前言(本文配图来均来自于网络,如有版权侵权,请联系删除)
9月14日,美团在官方
9月15日,阿里系的饿了么在官方微博说:“饿了么禁止以任何形式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
在外卖市场,美团、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共占据了约九成市场份额,其中美团占比超整体份额的一半,所以是这个行业绝对的领头羊。因为在此次“社保”事件中,美团被骂得最多,也最不通“人性”,那为什么美团、饿了么让骑手注册为“个体户”被“人人喊打”呢?
资本狼性下的无情扩张
本文中的美团、或隶属于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的饿了么,截止9月16日香港收市价:美团市值1.43万亿,排名中国互联网第三;阿里巴巴市值3.29万亿,排名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二位,可以说,从商业的角度,或是资本回报的角度,无论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投资8000万美元,最高的一比2000万美元投资获得了2900倍的回报;腾讯控股前前后后投资了41亿美元,在今年三月份,腾讯持股市值达到468.15亿美元,增值10.5倍。即便如今美团大跌,腾讯持股市值依然有366亿美元。资本回报超8倍。
然而,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无论要阿里系的饿了么,还是美团,都在继续沿用资本力量进行无边界扩张,
美团是从外卖扩展到了酒店、电商、社区团购、出行......,特别是在社区团购领域的扩张中,美团又展现出了资本的力量,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为中国社区团购日单量第一的平台,
还是美团发展新业务美团优选,为了社区团购继续领先,已经累计补贴亏损超两百亿元;
而饿了么同属阿里巴巴的MMC,其社区团购项目上,合伙人戴珊也在内部会议上宣布投入不设上限;
而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所属的阿里巴巴,都在继续沿用高额补贴圈用户,再到提高价格收割用户这样的狼性循环,除了资本开路,就是资本搭桥,来获取对用户、对合作商家的更多行业垄断主导权,比如阿里巴巴用垄断行业地位,让平台商家“二选一”,凭借强大的公关能力,让很多人相信理所当然,结果被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罚了182亿;而作为外卖市场的霸主,美团同样让很多商家“二选一”,其实餐饮商家也没有选择,不是选美团,就只有选饿了么,两家已经事实上垄断了整个行业,并且还经常有商家投诉:要想生意好,除了平台的佣金,还必须参加平台的营销活动,所以,没有餐饮店的美团、饿了么,反而成为餐饮行业生存必须依赖的渠道,
外卖平台的核心就是用户、骑手、商家三者的中介;超万亿市值的美团、阿里巴巴饿了么,为了资本更高的回报期待,如何让骑手更低成本,如何让获得商家更高佣金及服务费,如何让用户更多消费更多,就成了最核心的追求。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标题的那一幕:为了骑手更低成本,本来就是外包第三方的骑手们,又一次被强制诱导去成为“个体户”主力军。
而据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致诚劳动者”公众号披露: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位稍微懂点公司法和劳动法的律师来说,「个体工商户」都可能意味着一场同时「避税」和「避社保」的架构操作。
因为「劳务外包」是不仅被企业用作降低人力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的工具,以至于在当下成为「资本的最后一片油田」,外卖平台与大量配送商正是借此操作在不同程度上逃脱了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不单只有算法令骑手受困其中,更有一张精心设计的巨型法律关系网络将骑手包裹在内:A公司给他派单、B公司给他投保、C公司给他发工资、DEFG公司给他交个税……它们互相交织,将骑手紧紧捆住,可当骑手真正跌进前方的大坑并向外求助时,其中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足以成为他的「用人单位」。
如果说平台通过老外外包,让骑手们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雇佣单位,而现在平台通过让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则完全将骑手变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个体工商户,则骑手完全在“劳动法”保护之外,也即,一个地市州的产业园——广西钦州中马钦州产业园共注册了14万家经营范围包括「外卖递送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实际上这些个体户背后很多仍然不过是一名专送骑手。
但这14万名个体户从此以后,送外卖都只能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而万亿帝国的平台,正如致诚主任佟丽华后记所说:“以美团、饿了么等为主的平台企业精心设计、巧妙推卸自己的用工主体责任,导致至少几百万的外卖骑手面临邵新银(送外卖快下班前摔伤经鉴定九级伤残,但最后后在北京仲裁赢了,到外包商注册地法院官司却输了)同样的困境。这种局面不仅侵害了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也破坏了中国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将引发恶性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
同情弱势群体,获得公平正义慰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从美团研究院官方发布的《2020 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以及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旗下饿了么蜂鸟配送发布《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可知:
美团的骑手90后占比超一半,蜂鸟骑手中95后占比已超过20%,近20%蜂鸟骑手为大学本科或专科生。两个平台平均收入都在4000元左右,美团有超过30%的骑手曾经都是工人;饿了么《报告》显示,77%骑手来自农村,47%骑手来自中部地区,18%来自西部地区。
而在美团的报告中,还特意强调了来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新增骑手近 8 万人。近四成骑手有其他职业。
按照致诚的报告,尽管出自于平台官方的报告,样本的选择有比较大的倾向性,但起码这是平台官方认可的骑手现状数据。
所以,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我们都可以发现,从事骑手职业的,要么是刚入社会的年轻人,要么是刚出工厂的工人,或者本来就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这群人无疑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相比于万亿平台成熟的律师法务团队,面对资本的狼性追求,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在平台的系统里,通过超高速、闯红灯、逆行等,将自身风险置身脑后,去适应平台对效率的极限追求。
当然,对于定了外卖的用户,虽然是可以获得更快的美食体验,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担,自己外出时一不注意就可能与骑手相撞的风险,当然就不说个别骑手因为考核的压力对用户的过激行为。
显然,这也不是用户愿意接受的,尽管这个外卖用户群体已经6.3亿(美团外卖用户数),但如果骑手这一环长期得不到保障情况下,用户能有更好的外卖体验吗?而很少点外卖的人,常因骑手横冲直撞而被困扰,当然不会希望这种状况持续,而现在,骑手背后的美团、饿了么平台,如果继续不想承担主体责任,逃避主体管理义务,让这些被系统算法不断催快的骑手们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岂不更是一团乱麻。
所以,全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有公益心的律师群体,当然要对平台这种精心设计、披着合法外衣的巧妙推责打抱不平。
为几个铜板而浑水摸鱼的媒体
如果不是触犯众怒,或是不违天理人伦,如果对一个事情“人人喊打”,肯定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起码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平台或其配送服务商诱导骑手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这个事儿成为热搜、头条,显然不仅仅因为吃饭这个事关系千家万户,还有不少自媒体显然成为推波助澜的势力,比如禁止诱导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的声明,明明是美团比饿了么先一天通过官方
当然,美团、饿了么因注册个体工商户事件被“人人喊打”
肯定还有其它因素,
你了解的话也说说?
上一篇:iPhone13不香了?取消齐刘海、摄像头不突出,iP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