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怎样破解版权之困
时间:2021-05-2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原标题:县级融媒体中心怎样破解版权之困
区县融媒体中心实景图。重庆市版权保护中心 供图
“您所在的区(县)融媒体中心是否拥有自有版权作品”“您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过版权侵权事件”“您所在的区(县)融媒体中心是否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版权相关工作”……
这是来自重庆市《关于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的调查问卷》中的内容。2020年下半年,重庆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重庆市版权保护中心、市版权代理公司和有关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历时两个多月,对重庆40个区县(含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关于版权保护问题的调研。
专题调研 找出症结探索解决路径
全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举措。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更新思维理念、明确目标任务、探索方法路径、加大保障力度、培训人才队伍、统筹谋划推进,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重庆40个区县融媒体中心全部通过验收并正式挂牌。
为什么要对全市区县融媒体中心展开关于版权保护问题的调研?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李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其中缘由。
在推进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重庆市坚持科学布局、移动优先、一体发展、集约发展,注重与市级主流媒体互联互通,注重借力中央级新媒体平台和知名商业传播平台,重点打造本地“一报、一台、一网、一端”。疫情期间,重庆市市属媒体和区县融媒体中心携手联动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做法,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创新体制机制 有效激发事业活力”的做法,被中宣部肯定推广。
“重庆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深化媒体融合,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侵权与被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区县融媒体的版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李鹏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区县“报、台、网、微、端”融合后,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内容供不应求,转载需求变大,但区县融媒体中心普遍缺乏版权人才,不知如何获得有效授权;另一方面,融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与之对应的却是网络侵权日益快速、隐蔽,融媒体中心花大量心血制作的产品,用一个软件就可被直接抓取。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超过70%的区县融媒体中心遭遇过侵权,而维权成本高、收益低、周期长导致区县融媒体中心缺乏维权信心,不愿、不敢维权现象突出,进而挫伤原创动力,对网络诚信体系的营造及真实可信新闻环境的营造造成破坏。
李鹏直言,作为版权管理部门,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整合资源,找准困境症结,探索解决路径,为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插上版权保护的双翼,进而促进区县融媒体中心强化思维理念、加大创新力度,巩固壮大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主流媒体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市委宣传部以学习贯彻新修改《著作权法》为契机,着眼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特别是新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将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调研作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2020年下半年,调研组通过发放《关于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保护的调查问卷》、组织召开区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对重庆区县融媒体中心版权工作进行调研。
全程参与调研的重庆市版权保护中心主任高露告诉记者,此次调研实现了全覆盖,共有36位区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及40余名区县宣传部版权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为调研提供了大量真实的鲜活案例和典型问题,有效保障了此次调研的真实、客观、全面、准确。调研组对调查问卷反复研究、对调研素材深度挖掘、对调研材料几易其稿,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突出调研实用性,为决策、指导区县融媒体版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发现痛点 开展区县融媒体版权保护迫在眉睫
在两个多月的实地走访调研中,调研组发现,区县融媒体中心的版权痛点、难点比较多,主要表现在确权难、用权难、维权难3个方面。
首先是版权确权难。建设完成于2020年的重庆某县级融媒体中心,覆盖用户量达百万级,其原创生产力也很强,自有图、文、音视频等大量优质作品上万件,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的作品。但调研组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拥有如此强的原创内容生产能力,该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后,却没有足够重视版权保护。比如,对自己的版权资产梳理不及时,底数不清、确权滞后,这些问题导致大量作品在被侵权使用后,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无有效的应对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