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妈妈叫做邓亚萍,教练式育儿,培养出年仅
时间:2021-03-1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提起邓亚萍,我们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从16岁夺得世乒赛女双冠军开始,在接下来14年的职业运动上,邓亚萍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夺得4枚奥运金牌,在乒乓球界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堪称统治世界乒乓球坛是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江湖人称“初代大魔王”。
但其实除了“运动员”之外,邓亚萍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位优秀的妈妈:邓亚萍的儿子一直不见山不露水,但却相当优秀,在去年年末,邓亚萍年仅15岁的儿子林瀚铭获得了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
打球可不是“文无第一”的写诗作画,自然不存在名不副实的可能性,邓亚萍儿子优秀可以说是靠着自己打出来的,而这可以说是相当可贵了。
那么自己如此优秀,又教出了同样优秀的儿子,邓亚萍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这几天,一档访谈节目就采访了邓亚萍和她的儿子,在采访节目中邓亚萍谈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给出了一个新词汇,其形容可以说非常恰当——教练式育儿。
什么是教练式育儿?一、了解孩子的想法并认真考虑在很多人印象里,教练应该是一个非常严酷的魔鬼教官形象,但邓亚萍看来并非如此,她认为教练是帮助运动员成长的导师,而家长恰恰可以担当孩子的教练这一身份。作为“教练”,对于孩子的想法,邓亚萍一向是去积极了解并认真考虑的。
比如在爱打游戏这件事上,林瀚铭和其他15岁的男孩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邓亚萍的处理方式却和绝大多数家长不同——邓亚萍在了解到自己的儿子打游戏相当不错,一度还有志于打电子竞技,于是特意去了国内最顶尖的两家电竞俱乐部进行参观,看看电子竞技究竟什么样?孩子适不适合?
邓亚萍作为一名传统运动的运动员,对于新兴的电子竞技并没有抱着非常固执的排斥态度,反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主动体会年轻人的文化,与孩子共同成长,着实让人敬佩。
二、在努力的路上孩子需要家长逼一把当然给孩子选择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由孩子来做主、给孩子放养,邓亚萍对孩子的教育是相当严格的。
在邓亚萍看来,选择人生的道路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坚持在选择好的道路上努力走下去,却要家长来帮一把。
邓亚萍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能很好的把控好自己。这其实说的就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自控力的不足,而这时大人就一定要帮他、监督他。
孩子选好方向,成年人负责帮孩子加把劲,这可以说是既保证了家长的教育力度又尊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了,而邓亚萍的这种教练式育儿,可以说将这种微妙的平衡把握的淋漓尽致。
三、尊重孩子的选择而最后在教练式的育儿之外,邓亚萍对孩子的爱同样不比其他妈妈少。邓亚萍作为世界乒乓球史上最出名的女运动员,其丈夫也是著名的乒乓球国手,这样的一个乒乓世家,不管是基因还是教育上,孩子去打乒乓球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但在邓亚萍发现孩子虽然在乒乓球上更有天赋,但却更爱打篮球后,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她与孩子进行协商,最后让孩子以乒乓球作为升学的工具,而篮球才是孩子一生中的热爱。
在爱孩子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教练。
严格和慈爱在邓亚萍的身上都能体现出来,邓亚萍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到一个优秀的妈妈,最核心的方法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真正地体会孩子的内心,而相信这也是许多运动员家族能够培养出优秀后代的真实原因,精神的传承永远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