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农村被嘲笑当兵无用,省委书记下乡,发
时间:2021-05-2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河南濮阳范县,有一位老农民名叫李文祥,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属于典型的乡村老人.
时间来到1985年,中国开始大裁军,一切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说白了就是先搞经济,先让国民富裕起来,吃饱饭高于一切。
所以在那时候,如果从“私利前途”这方面考虑,当兵的确不是太好的选择。
李文祥身上的标签,就是:当过兵、上过战场、又回来种地。
村民都认为种地没出息,改革开放要出去闯荡,要去机关单位往上爬,所以拿李文祥当成了乡村的反面教材。
总有好事的村民,就对孩子说:
“当兵有什么用?你文祥大爷当过兵,不也是在家种地吗?”
“后生当啥都行,可别想当兵,那李文祥当过兵有什么用?”
更有甚者,当面问李文祥:“听说你上过战场,当兵后悔了吧?要是进了单位,现在指不定什么官呢。”
而李文祥老人听到这些话之后,一般都是摇头笑笑,没有放在心上,也懒得回应。
其实吧,这还真不能怪村民说风凉话,大裁军的时候,一切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人民军队自然要吃苦在前,这是优良传统。
例如著名少将张召忠,回忆那段历史的时候,哭得是泣不成声,那时候的中国军人,的的确确吃了不少苦,要钱没钱要装备没装备,十几人挤在高脚屋里,怒涛大浪当中乘坐小船,坚毅军魂,抵抗外辱,保卫岛礁。
那时候,解放军甲种师,转眼就没了;还有些部队,正前线打仗呢,结果后方军区被裁撤;无数国防大项目停止建设,资金用于改革开放。
时间来到2011年1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慰问老战士,于是他来到了李文祥的家里。
卢展工抬眼一看,看到屋里摆着一张照片,是李文祥年轻的时候,那真是气魄威武、精神抖擞、目光囧囧。
卢展工拿着照片仔细端详,越看越感觉照片主人公不一般,于是问:“你父亲在哪里?我想跟他聊聊。”
反观李文祥老人,得知有人来探望,他想着吧……又是民政局的,过来关怀老战士了。
所以李文祥回到家里,和卢展工亲切握手,他这时候耳朵有些聋了,并没有听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还以为是乡书记呢。
(卢展工)
结果聊着聊着,把李文祥老爷子聊得高兴,于是开始说以前在战场上的事情,讲起来滔滔不绝。
而卢展工听着听着,愈发感觉李文祥不简单,于是试探性地问:“您战斗很勇敢,战场上有没有什么纪念品呀?”
李文祥说:“打济南,敌人火力很猛,我们的大炮暂时压制国民党,然后我推着一车炸药,炸开了济南城墙,部队给我发了奖金,而我买了块手表……”
李文祥属实是聊得高兴,于是拿出钥匙打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从里面取出小布包,将其缓缓拉开,里面装着一块手表,和数枚军功章。
卢展工定眼一看,天呐……战斗模范!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
这是气涌山河的铁血壮士,这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这是共和国特等功臣!
那块手表的指针,早就在岁月当中静止不动,和那一枚枚军功章一样,默默躺在小小的布包当中。
一瞬间,卢展工双眼满含热泪,问:“您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您咋不说呢?”
这时候不禁疑问,李文祥为何以前没有拿出军功章?而现在拿出军功章呢?三大原因。
一是患有严重脑血栓,他自己形容自己是,这年纪已然糊里糊涂……
二是聊高兴了,没拿卢展工当外人儿,并不知道对方是省委书记。
三是为了拿手表,那是他炸开济南城墙之后,为自己买的礼物。
关于李文祥的事迹,简单来说就是青年从军、屡立战功、响应号召、回到故乡、隐姓埋名、故意隐瞒功劳、想为国家减负担、后来身份曝光、很快名扬全国。
李文祥看到记者把门槛都给踩破了,他开始后悔拿出军功章,于是说:“又为国家添负担,你们咋又来了呢?”
李文祥讲过这样一句话:有福群众享,有苦咱去吃,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活着就是福。
关于大英雄李文祥的事迹,要从1925年5月份说起,他出生在河南省濮阳的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
五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带着俩儿子艰难度日,靠着黄河边的几亩盐碱地讨生活。
以下内容来自于老爷子的回忆,因为方言和年龄问题,如果有些许疏漏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
时间来到了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河南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烧杀掳掠。
李文祥跟着父亲去安徽那边做小生意,当时河南人有三大恨,一是鬼子残暴凶恶,二恨蒋介石炸开花园口,三是水旱蝗汤,汤恩伯部在中原地区,当真是干了不少坏事。
李文祥萌生了抗日救国的思想,刚好走到一个村子里,看到十三位年轻人,正准备去参加新四军。
所以当天夜里,李文祥瞒着父亲,就跟随那13位进步青年,偷偷跑出去参加了新四军。
李文祥加入的是萧县大队,而他身为家里的长子,未来要担当家庭的顶梁柱,而今偷偷跑出去当兵,属于是舍小家为国家。
父亲找不到李文祥所以非常着急,几天之后才打听到,儿子参军入伍要投身抗日战场,正在萧县大队进行新兵训练呢。
于是父亲找到了县大队,队长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于是对李文祥说:“这的确是现实情况,现在由你自己做决定,是留在部队?还是回家?”
李文祥当即表示要留在共产党的队伍当中,要当兵打鬼子,和日本人血战到底。
父亲一看大儿子非要留在军队,最终也无可奈何,所以带着二儿子继续在外地讨生活,
很快,李文祥所在的部队,就被编入了新四军第4师11旅32团,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生涯。
那时候,正处在淮北鏖战,李文祥谎称自己十六岁(实际十五岁,这个年纪不让当兵)领导自然不会让这少年执行战斗任务。
在我军早期的历史当中,但凡是十几岁的小战士,大多数都会担任通讯员,年龄小而且腿脚麻利,不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所以李文祥经常带着秘密文件,在敌占区游走穿梭;有信就送信,如果没有信的话,就到处执行侦查任务。
一年后,李文祥逐渐积累了作战经验,已然从新兵成长为老兵,紧接着跟随队伍进入洪泽湖,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游击战。
洪泽湖地形复杂,属于是水面又宽又大、各方势力又多又复杂、岸边则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非常适合新四军的游击作战。
在抗日战场上,李文祥他们所在的战斗小组,明知道跟鬼子装备差距巨大,自然不会硬碰硬,而是要斗智斗勇。
经常是两三战士组成一组,瞄准落单的敌人、而且要确定周围没有更多敌人、随即放冷枪冷炮,打完就走绝不恋战。
不仅要能打还要退,撤出之后更要能跑,这是李文祥总结出的洪泽湖游击战经验。
李文祥说:“我们打了就走,鬼子又抓不住咱新四军,于是就总是搞‘扫荡’他们想要打大仗,咱们立刻就往外跳;等他们累了,咱们立刻又跳回来,那时候打仗太难了,咱的枪不行又都是新兵,而小鬼子枪法特别准。”
那时候的河南人不吃腥,但因为身在洪泽湖,找不到充饥的东西,只能想办法抓鱼。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河南土匪绑票的时候,先让人质饿三天三夜,随后端来一盘红烧鲤鱼。
如果人质捏着鼻子死活不吃,那必定是穷苦人;如果人质能尝试吃两口,那必定是有钱人。因为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上河南名菜黄河大鲤鱼。
很多时候,李文祥要在芦苇荡当中战斗二十多天,又热又闷又潮湿,两条大腿都是红疹子。
让当时的河南人吃鱼,的的确确是一种生理和精神上的折磨,腥气让李文祥呕吐,但也只能强忍着恶心,用白水煮一煮吃掉。
李文祥说:“那时候日子很艰苦,打仗要枪没枪要炮没炮,我们每人只有四发子弹;但很少有谁会叛变,因为我们都恨小鬼子。”
时间来到1945年的时候,在抗战胜利之后,李文祥的部队番号,再次经过改编之后,进入了解放军的作战序列。
因为李文祥小时候,在私塾门口偷学了几年书,所以他能读书认字,随即编入了三野第九野战医院。
李文祥做了卫生兵之后,他说:“我手里只有一瓶红汞、一瓶碘酒、四条绷带,其他啥都没有;如果能拿到盘尼西林,能救很多战友的性命。”
李文祥做了几个月的卫生兵之后,随着许多学生投身军旅,所以他这才结束了自己的战地医院生涯,被送去学习爆破技术,随即编入了华野10纵29师85团。
时间来到了1948年的9月份,著名的济南战役打响了,这一战注定会载入史册光耀子孙万代!
这是我解放军第一次,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强攻敌人有重兵把守的大城市。
李文祥所在的部队,朝着外城西门发动雷霆一般的进攻,剑指永镇门,痛击国民党。
敌人认为,济南犹如铁城一般,在古代的时候,斧子砍在城墙上面都要卷刃,再加上重兵把守,即使解放军有登天的本事,也难越雷池一步。
我解放军发动攻势之后,济南城外明暗火力点无数,组成了三层交叉火力网,外加重炮部队。
解放军战士还没有打到城墙下呢,就遇上了毒气桶、火焰枪、子弹就跟暴风雨似的,炮弹震得人失去听力。
李文祥说:“很多战友下来之后,任你怎么大喊,他也听不到你说话;后来我也经历了这个情况,只看到战友朝着我招手,只看到嘴巴动来动去,耳朵里却都是嗡嗡嗡的。”
这时候党员要冲锋向前!
指导员说:“谁是党员?出列!”
李文祥并不是党员,但却向前两步走,站在了党员的身边,俨然要登上战场,血战国民党的守城部队。
指导员厉喝一声:“李文祥,你站出来干嘛?谁让你出来的?”
李文祥态度坚决的说:“以前我不是党员,可我想要入党!”
作战方针是:炮兵压制敌人火力,突击队破袭明暗碉堡和盖沟,李文祥负责将炸药送到城墙下。
紧接着,战斗再一次打响,战友们用生命打开了一条血路,李文祥推着一大车的炸药,冲向了济南城墙!
李文祥深深知道,为了自己脚下这条路,上千位英雄战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朝前看一眼,前面打得就跟一锅“肉汤”似的,血腥味、硝烟味、焦糊味等等扑面而来。
李文祥愤怒嘶吼着:“啊!!拼啦!中国共产党万岁!”
嘭!!
一声爆响震惊全世界,美、苏、英、法等等大国,都远远没有想到,解放军能够攻克济南。
美国人认为,解放军打不开济南;国民党认为,解放军越不过城墙;地主反动派认为,自己犹如躲在乌龟壳当中。
李文祥把济南城墙,炸开了一条大口子,他手中的那条导火索,拉开的不仅仅是一车炸药,更是近代军史的崭新篇章。
这一战有多重要?
我解放军攻克济南之后,第一次展现出雷霆万钧的进攻势头,让国民党固守城池的幻梦彻底破碎!
我党我军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构想,实现了首次伟大突破。英雄铁骨,热血江河激涌;壮士百战,气震千山万岳。
只要济南城破,就足以证明我解放军部队,有能力击垮敌人任何一座城池。
美国人评价说:“从此之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简单来说,这场攻坚战之后,拉开了大决战的帷幕,谁也不敢再小瞧解放军的战斗力。
后来某台记者,拿着那块破手表问李文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死(牺牲)在战场?”
李文祥笑着说:“锯响就有末儿,战场上哪有不牺牲的事情呢?我们共产党的革命,是坚决的是要贯彻到底的,我们那个时候年轻,即使死也是为人民而死。”
时间来到了1949年5月,攻打上海刘行国际电台!李文祥所在的部队,杀向申城沪地。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了保护这个电台,就在周围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和暗道。
到了国民党时期,自然更加重视这个国际电台,派遣大军守护;此电台倘若丢失,等于是中枢神经被击溃。
我军发动进攻之后,不到4天的时间,就伤亡了八千多人。
李文祥说:“我们整个排,只剩下我们仨……”
黑夜降临之后,李文祥扛着炸药包,躲在大堆大堆的战友遗体当中,悄悄摸向了敌人的碉堡。
战术是:声东击西,战友们在别处发动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爆破组在这边,悄悄发动奇袭。
嘭!
嘭!
嘭……
就跟放鞭炮似的,大量的敌人碉堡被炸毁,在这城市作战当中,李文祥他们的爆破组,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国后,李文祥又随军进入大西南,又屡立战功。
(上海某碉堡的机枪眼)
关于李文祥老爷子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太多太多了,碍于篇幅原因,下文主要讲一讲老爷子战后的事情。
天下太平之后,正是缺少干部的时候,李文祥先后在卫生系统、工程系统当中工作。
后来经济困难时期,李文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他们的单位当中,最先站出来报名,要支援农村经济建设。
牙齿撕开手指,摁下了红艳艳的指纹,随即带着妻儿回到濮阳老家。
中原人多数都知道,盐碱地是父辈常常提起的话题,农民没有土地种不出庄稼,可该如何生存?
李文祥不信邪,难道吃饱饭比攻打济南更难吗?于是他根据自己当年,南征北战的经验,引进了黄种稻种植。
将村外那一大片的水洼废地,改造成了良田,不仅结束了整个大队的饥荒,还成为范县的知名品牌。
随后种西瓜,又积极养肥盐碱地,在那个困难时期,带领周边几个大队,摆脱了饥饿的困境。
李文祥很穷,因为钱都用来救济贫困户了,后来大家都能吃饱饭之后,他又把钱捐出去盖学校。
看到汽车进不来,怎么办呢?李文祥一狠心,自己捐出剩余积蓄,带领大家修路!
后来组织上,派三位找到李文祥,要恢复干部身份;李文祥却说:“不用麻烦组织了,我现在挺好。”
三位工作人员走后,整个濮阳市只有一人,知道李文祥特等功臣的身份,那就是身边的妻子。
其他人只知道,李文祥是退伍老兵。
到了大裁军时期,李文祥种地种到现在,深耕家乡热土,甘于平凡做了农民。
范县关爱老同志,问李文祥以前打仗的事情,李文祥故意隐瞒功绩,因为他不想麻烦政府。
结果低调之后,进而成了村里的普通老人。
到了大裁军时期,这样一位淡泊名利的特等功臣,身上只剩下一个标签,那就是以前当过兵,回来还是种地。
有一说一,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伟大的是改变历史的;大裁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因为吃饱饭高于一切。
因为李文祥家里的房屋实在是太破了,范县想要为他休整住所,但是老爷子却说:“不用麻烦政府……”
于是乎,1997年的时候,范县趁着李文祥外出体检,赶紧派人去粉刷房屋、加固危梁。
2011年刚过春节,范县又要求李文祥去体检,结果趁着老爷子出门天,再次粉刷房屋,装上热水器和空调。
这让李文祥非常不满,他说:“别再这样弄了,以后再说体检,我就不去了。”
几个月后,省委书记下乡走访,来到了李文祥的家里,于是俩人越聊越投机,是越聊越高兴。
聊着聊着,李文祥就把手表拿了出来,结果那小布袋里哐啷哐啷的军功章,这才重现人间……
省委书记被感动到落泪,和李文祥老英雄合影留念,卢展工回去之后,立刻号召全河南,学习李文祥老英雄的精神,低调务实,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爱党爱国!
所以李文祥很快,就成为知名人物,入选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记者来了一拨又一波,走了一批又一批,每天排着队的采访;所以我们才知道,以上文章当中的英雄人生经历。
有记者问,为何不把军功章挂在胸口呢?
李文祥说:“没啥好显摆的,我很多很多战友,都把命给交代啦,我跟战友相比,有啥好显摆的?有啥放不下的呢?”
下面是李文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的几段话:
“我年纪大了,我早就不中用了,别再记着我了,别再为我办事了,实在是过意不去。”
“哎呀,当时不知道是卢书记,我就不该拿手表拿包,那时候是稀糊(稀里糊涂)啦。”
“入党要有诚心,因为共产党跟群众一条心。”
“咱们一直都是这样,只要有啥困难,那肯定是党员带头啦。”
“我是共产党的党员,如果我不带头,群众肯定看不起我;所以冲锋要带头,生产要带头,不能给组织抹黑。”
“那些为个人考虑的,自然是不合格的,那样的人多了就毁了,社会主义干不成了。”
“口号谁都会喊,可是大家光喊口号了,革命谁来干?所以党员要带头,毛主席教导我们,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你们不要再问我待遇的事情了,我既然回来当农民,就没有想过什么待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