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闹掰!赚够卖房钱的开发商与银行,终于“
时间:2021-07-2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在日剧《半泽直树》中,身为银行职员的主人公留下了一句经典台词:“银行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不得不说,编剧的功力真的很强,仅仅一句话就把银行的运作机制讲得十分透彻。而在国内房地产行业,银行更是掌握着行业命脉,甚至可以说掌控着开发商的存亡。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发商与银行之间的关系都算得上是“亲密无间”,原因无它,彼此需要罢了。
由于国内经济大发展,人们对房子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房地产商们纷纷下场。但项目的开发耗资太大,没有哪个开发商有如此大的经济能力,因此从银行获取贷款就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而银行方面呢?不仅可以贷给地产商资金。同时地产商卖了房,买房者大多数还要来办理房贷,如此一来相当于“吃了原告吃被告”,一桩买卖赚了两头钱,岂不美哉?
因此,房地产业的繁荣,也是金融业的繁荣。开发商的海赚,也是银行的海赚。
别管他们谁是黄老爷,谁是马县长,百姓的钱三七分成还是跑不了的。
但这就无法改变了吗?当然不是。
因为这一切的繁荣,建立在地产行业蓬勃发展,房价节节走高的基础上。一旦楼市遇冷,首先开发商就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而影响到银行出现大面积坏账。两家手拉手一起玩完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这个合作关系上,银行似乎更具备主动权一些。只要我觉得你有问题,那么我就停止对你的资金支持,并且还要当一回债主,让你偿还我以前的贷款。
事实上,它们也是这么做的。
就在最近,广发银行宜兴支行做了一件震惊地产业的大事,它竟然向法院申请冻结某头部房企高达1.32亿元的存款。就这么一操作,直接导致该房企股价大跌,跌幅甚至超过了20%。
对于这家房企而言,或许催债事小,但对股价的影响却是巨大。本次被申请冻结的金额其实也不过“一个小目标”罢了,但是受此影响,股价跌没了“几百个小目标”,这对于本身就身处舆论漩涡中的自己,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况且,这家银行与房企的合作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一起“发家致富”的好伙伴。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让它背刺商业伙伴,做出此等事情呢?
事实上,古往今来的企业经营,最怕的都是一件事:挤兑。一旦出现挤兑,别管你企业实力有多厚,基本都离死不远了。而挤兑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一旦信心没了,谁还敢把钱放在这里等着打水漂?
因此事实很明显,这家头部房企近来三番五次的负面舆论,着实打击了合作伙伴对它的信心。无论是“乌龙文件”还是“7折卖房”,每一次都在楼市掀起大波澜,但波澜之后是风平浪静,还是暗流涌动,谁也不好说。
就在近期,这家房企还非常高调地表示要派发股息,总额超过200亿港元,原本这是提振股东信心的好事,但随后就被人解读为,这是房企的缓兵之计,先用真金白银稳住股东们。至于银行、供应商这些债主们,自然就先不管了。
这让我想起来,但凡做得较大的庞氏骗局,似乎都会在崩盘跑路前夕散一波钱,刺激更多的入局者。不知道这两者是否有些相似?
相似与否,我们说了不算,但作为债主的银行肯定自有自的打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这波操作虽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上亿元的资金,真丢了谁都扛不住。
但还记得开头说的那句话吗?“晴天借伞,雨天收伞”,收伞之后,谁管你是不是淋成落汤鸡?
所以银行的这波操作,给市场传达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作为头部房企的深度合作伙伴,银行应该具备掌握一手信息的能力,但当它都开始着急忙慌的要债了,其它债主们谁还能坐得住?
看来,对于这家头部房企的考验,还在后面。
最后再简单分析下,这起事件是否意味着,在国内房地产领域,银行终于要与房企决裂了呢?
目前来看,虽然不会有这么夸张,但这无疑会是行业趋势。对于很多开发商而言,超高的负债率与融资成本,正在不断挑战自身的资金红线,一旦资金链真的断裂,那么迎接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更雪上加霜的是,出于银行自身利益的需求,它们必然会选择“雨天收伞”的操作,这就会进一步加重、加快房企资金紧张的问题。就如同本次事件一样,银行的做法有较强的示范效果,一旦银行做出“抽贷”的动作,后续进行贷款清偿的机构将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挤兑。
总之,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蜜月期”,看样子,银行与房地产商分手的时候确实不远了。
那么将来两者是各自安好,另寻新欢?还是反目成仇,彼此倾轧?
对此,拭目以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