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多蛮横?马六甲海峡遏制多国,中国如何
时间:2021-07-28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国际贸易是增加一个国家外汇储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开展贸易就绕不开运输。运输有陆运、空运、水运三种渠道,空运速度快,陆运安全性高,但是都无法彻底取代水运。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固然在水运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仍然需要与海洋运输通道相连接,才能够完成整个货物的运输过程。
为了避免变化不定的海洋气候对运输安全产生影响,必然要选择通过一些风平浪静的通道,而这些通道往往是狭窄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就是这样的一条海峡。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国际贸易影响力巨大,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一直企图全面控制马六甲海峡。
为了保证中国海上运输的畅通和安全,中国必须采取多种方案来应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一方面要协调好和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一方面要寻找多种替代方案。
马六甲海峡是一带一路的隘口
1080公里长的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最短的航线,因此是非洲、欧洲与亚洲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正因为如此,这条海峡平均每小时有八九艘船只通过。随着亚洲的崛起,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东转移,马六甲海峡的业务将更加繁忙。
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要想让这一覆盖44亿人口的倡议更好地落实,就绕不开马六甲海峡。我国与“一带一路”倡议所覆盖沿线的国家开展贸易,都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这条海运通道。
我国向欧洲出口的商品超过50%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运输,中国从中东等地区进口的石油,80%的数量也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运输。所以,虽然马六甲海峡不属于中国,但是却是能控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隘口。
美国一直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威胁”其霸主地位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国的打压力度,自然也不会置马六甲海峡于不顾。对马六甲海峡拥有直接管辖权的国家,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的军事、经济、科技等实力不能够跟美国相比又与美国有复杂的关系,因此,其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会间接受到美国的影响。
在对马六甲海峡有直接管控权的国家中,新加坡的地位尤为突出,多数船只都在新加坡进行补给。虽然新加坡和中国是邻国,不过新加坡与美国的关系尤为复杂。印度也想称霸亚洲,一直视中国为对手,因此在马六甲海峡两侧,除了有美国的军事基地,还有印度的军事基地。
近年来美国动辄以自由航行的名义,派军舰和飞机在南海地区巡游。一方面是为了对中国进行侦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有力地掌控马六甲海峡。
所以说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掌控能力非常弱,中国要想进一步掌控马六甲海峡,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性。对中国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替代航线,但这也并非易事。
寻找替代航线难!
中国的外贸经过日本海,进入太平洋进行运输,是理论上可以行得通的一条航线,但是这条航线不但很容易受到与中国关系不稳定的日本的影响,也依然摆脱不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控制。这条航线的运输距离比较长,因此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日美是同盟国,如果两国联手,那么这条航线根本无法通行。这条航线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水运特别是海上运输通道距离较远、速度较慢,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得不中途停靠陆地,进行燃料和食物等物资的多次补给。
这一工作需要航线周边国家来提供,途经日本海的太平洋航线,周边并没有足够的国家为船只提供补给,因为沿线国家少,因此贸易次数也不多,不能够使海上航运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条航线的海洋气候也并不利于船只航行。
开发陆路航线和其余水运航线,所要解决的困难不少。所以就当前的情况来说,马六甲海峡是中国开展国际贸易的最佳航线。因为中国与欧洲、非洲、亚洲多个国家都通过马六甲海峡开展贸易,因此马六甲海峡不仅仅是遏制中国国际贸易的一个关口,实际上马六甲海峡遏制多国的海外贸易。所以美国要想继续称霸全球,必然要长期牢牢掌控马六甲海峡。
美国掌握的战略要道,可不止马六甲海峡一个。二战后美国掌控的海上咽喉有16个之多,印度洋、北大西洋的重要海峡都在美国的掌控之内。除了海上战略要地,美国还掌握了多个陆路战略要地。
例如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就是为了掌握亚洲大陆的战略要地,该战略要地能够威胁我国的安全。美国在全球的水上和陆地战略要地设立的军事基地有300多个,覆盖140个国家,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都无法摆脱美国的控制。就连不能够天天通行的北极地区的白令海峡,都受美国阿拉斯加军事基地的影响。
在菲律宾、韩国、日本建立的美军军事基地有十几个,其中不少都与遏制中国与俄罗斯的发展有关,中东地区的石油外出通道也在美国的掌控之中。从美国掌握这么多的战略要地,也可以看到美国有多蛮横。
四套方案有助于中国突破困局
马六甲海峡虽然优势特殊,但是也并非完美无缺,该海峡浅滩比较多,有时还会出现海盗,因此对于船只的运行安全会产生一些影响。再加上该海峡容易被美国切断,因此中国非常有必要寻找替代航线。而美国在全球主要的战略要地都有军事存在,所以中国寻找新航线必须全面权衡利弊。
中国如何突破重围另辟蹊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第1条备选运输线路,该港具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深水港,其次与波斯湾较近。另外,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两国关系较好,因此开发潜力巨大。
2013年的时候,中国已介入该港的开发,现在该港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东地区的石油通过此条通路进口到中国,航程比马六甲海峡还短。开发该港还能够提高巴基斯坦的就业率,因此也受到巴基斯坦的欢迎。当然该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工程难度较大,其次是运输量太小。
第2条可用的航线是克拉运河,该条运河需要与泰国合作开发,该运河也能够联通印、太两大洋,可是由于泰国和美国关系较好,因此这条运河的建设也不是一片坦途。
通过新疆地区与俄罗斯建立油气运输管道是第3条可选路线,不过该条路线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本身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产出就比较多,该地区一直向中国其他地区输出能源,所以通过这条路线进行能源运输,会对当地的能源产业产生影响。
第4条航线是通过北冰洋进行运输,这是一条综合性价比比较高的航线。这条航线所在地区气候寒冷,海面上常年覆盖厚厚的冰层,需要破冰船的协助才能够进行航运,开发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几个航线,但是这条航线的优势也是其他几条航线所不能够比拟的。
这条航线主要受俄罗斯的控制,美国难以有效干扰。另外这条航线的运输时间可以缩短一半,能够显著降低运输成本,配送能力也比较显著,该条航线还不容易受海盗的影响。因为航线短,因此虽然不能够及时得到补给,问题也不大。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北冰洋地区的冰层对于航行的影响力也会逐步下降。2013年的时候,中国已经在该条航线进行了试航,初步估计到2024年的时候,北极航线的年货运量将可以达到8000万吨的水平。
促进运输线路多元化是保证中国国际贸易运输通道安全、降低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性的最好选择。因此除了这4条主要通道,中国还在开发其他通道。中欧班列现在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另外伊朗的恰巴哈尔港也有较大的开发价值。伊朗是石油重要出产国,如果中国与伊朗开发恰巴哈尔港成功以后,那么可以增加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数量,显著地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水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