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卖给他一批次品,他亏了几万没追究,洋人
时间:2021-08-04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对于商人来说,利益才是他们的追求,毕竟“无奸不商”。但是很多人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不知道创业的“潜规则”,经常会受到他人迷惑,会吃很多亏,但是老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历了挫折之后,人们才会汲取经验,日积月累,商人才能够擦亮眼睛,避开从商之路上的一个个陷阱,最终获得成功。
虽然“吃亏是福”,但是毕竟吃一堑长一智,失败经验加上专业技术,才是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胜利奖杯”的必需品。而中国有这么一个商人,他被外国商人蒙骗,买了一批残次品,赔了一大笔钱,但是并没有拆穿这个骗局,这是为什么呢?
一、赫赫有名的富商伍秉鉴是有名的一代富商,他曾是东印度公司的债主,并且鸦片战争后,清朝签订的《南京条约》,他独自一人就承担了赔偿金额的三分之一。伍秉鉴之所以成为了大富翁,与他的经营得到和“吃亏是福”的理念分不开,他“一笑而过,毫不在乎”的态度帮他赢得了机会,也迎来了财神。
当时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正忙于发展全球贸易路线,此时,清政府却“关门在家过日子”,为了维持国家沿海地区的海防安全,只留下了广州作为通商口岸。清朝的对外贸易特权落入了广东最大的商业组织“广州十三行”手中。伍秉健则成为了海外贸易领域的领头人。
凭借自己手里的权力,伍秉鉴采用“鸡生蛋,蛋生鸡”的致富方法,开始投资房地产、酒水、茶叶等,并很快积累了很多资金。后来伍秉鉴开始在海外投资,他不仅投资美国建筑工程,还走进债券领域,甚至成为东印度公司最大债权人。拥有如此巨额财富的伍秉鉴后来建了一个大宅子,房屋装饰华丽,家具高档,还收藏很多珍宝。
这座房子从外表看庄重威严,简直是豪宅王者。而且家中仆人众多,分工不同,但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才。在他的花园里有上万棵松树,并且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相当于一个森林公园,十分壮观并且这个处宅院占地面积特别广,如果靠走路围着这个院子溜达一圈,可能会需要好几天。
二、有头脑的富二代伍秉鉴继承父业后,下决心要让家业翻一番。当时沿海的广州成为了商业道路中的枢纽,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商人都会在这里进行商业上的往来,油水非常大。伍秉鉴看到了商机,他认为和洋人合作能够让他更快赚到钱。
不过与外商进行交易时的流程并不正规,也没有正式签订书面合同,一般都是口头上彼此达成协商。某一天,一家外国的公司将一批棉花运往广州,但是这批棉花质量很差,由于没有进行书面协议,中国经销商拒绝购买这批棉花。那这批没有人“领走”的货物只能滞留在码头,最后伍秉鉴收购了这批棉花,赔了一大笔钱。
好在伍秉鉴家大业大,这笔钱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他并没有当面揭穿那个外国公司,选择了将“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在别人看来,伍秉鉴可能是傻了,居然买了一批赔本货。也有的人说,他是因为怕外国人才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其实并不是这样,他觉得吃亏是福,并且购买了这批棉花他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外商,这样会有迎来更多外贸交易的机会。
后来伍秉鉴和洋人进行生意往来时,都会主动给对方降低价格,虽然利润变少了,但是主动联系他的顾客越来越多。慢慢地,伍秉鉴在洋人圈里小有名气,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吃亏是福且与众不同”的商人。正是因为他的吃亏,才在未来的致富路上迅速崛起,慢慢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他的名声被广为流传,外国商人认为他很可靠,得到了外商的认可。后来他提高了收费,但是外商还是想跟他做生意,就是因为伍秉鉴的诚信待人、为人仗义、机智敏锐,得到了他们的青睐。
久而久之,伍秉鉴和一些外商有了有了深厚的友谊,那些外商慢慢也不好意思占便宜,就给伍秉鉴推荐了海外销售渠道,就这样伍秉鉴开始将手伸向了国外。加上伍秉鉴的经商头脑,生意越做越大
三、赠人玫瑰同时,伍秉鉴并没有走垄断市场的路,也没有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反而他选择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带领同行一块创业。比如在一次羽纱生意中,伍秉鉴主动与其他商人按比例分利润,并没有自己吃独食。就这样,所有企业对他都刮目相看,并且对他给予很大的支持。
伍秉鉴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大局意识,他将眼光放得十分长远,并没有选择眼前的利益。他也知道暂时的亏损能够帮他在未来赢得更多的利润,虽然前期有了一些损失,但是帮他开辟了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结语而且他知道经商的必备品德就是诚信待人,这样才值得被人信赖,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舍得”二字更是珍贵,有舍才有得,只有付出才能争取自己想要的回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