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实现「群体免疫」的方法太可怕
时间:2021-08-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作者 | 九九
最近印度第四轮全国血清调查报告显示:
全国6岁以上人口有67.6%检测结果呈阳性。
也就是说:印度已经有接近七成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
而专家之前给的群体免疫最低比例就是70%。
网友调侃道:
“印度真的要实现群体免疫了。”
“这是在养蛊吗?”
调侃归调侃。
看起来“局势大好”的印度,
底层人民却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被养蛊”的他们没有选择权。
在印度,疫情只是低种姓穷人们的灾难。
一
之前一段印度男子跪求警察的视频引发
这个男子的妈妈感染了新冠,正靠氧气续命,
他请求警察不要拿走他的氧气瓶。
他说:我的妈妈会死的。
警方对这起事件强烈否认,
他们回应道那只是一个空瓶子。
但这个说法很快遭到该男子一家的反对,
他们坚决宣称,警察拿走的是要用于患者的氧气瓶。
《印度时报》里,记者则毫不留情地道:
警察没收了氧气瓶,
因为它被认为可以用在VIP病人身上。
二
不夸张地说,
即便是疫情中,
这个国家的VIP们依旧展现了神奇的钞能力,
有新人为了不错过吉时结婚,
在资源紧张时期依旧拿到了防护服,
其他参加婚礼的嘉宾同样也获赠一套。
而在印度浦那,
一个名叫尚卡尔的土豪,
在穷人们买不起口罩的时候,
他思考的是如何让口罩独具特色。
最后酷爱黄金的他自费30万卢比打造了一只60克的黄金口罩。
当然,更多富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出逃印度。
印度疫情严重的时候机票价格翻了数倍,
却依旧供不应求,
飞往迪拜的包机一天12趟,永远客满。
顶级的富人们更偏爱私人飞机。
某家航空公司形容印度权贵们对私人飞机的态度:
堪称疯狂。
在这巨大的商机刺激下,
他们从国外购买更多的飞机帮助富商逃离印度。
这些举动很快惊动其他国家。
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对印度进行限制。
英国宣布将印度列入旅行红色清单
《伦敦时报》后来报道,
在距离政策生效仅剩44分钟的时候,
英国伦敦机场有8架载着印度超级富豪的飞机降落。
报道称,这将近9小时的飞行将花费超1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90万
而马尔代夫阳光普照的沙滩上,
逃离至此的宝莱坞明星们也享受起了日光浴。
印度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明媚美好的泳装照。
Shraddha Kapoor
Alia Bhatt
迪莎·帕塔尼
推特当时有一张照片很火,
穿着白衣的男人侧躺在高台上,
悠闲地看着下面的人们。
这恰好是网民们对这些坐视同胞苦难的“人上人”们的讽刺。
但无论什么样的指责或舆论,
这些人上人安逸美好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被打扰。
三
而跟那些所谓的VIP比起来,
低种姓的穷人们看着就让人揪心。
面对富豪们的出逃,
他们眼巴巴渴望着,
这些富人能把之前囤积的氧气和其他医疗资源让出来。
病床紧缺,印度病人们两个人共用一个床并不罕见
在农村,得了新冠的病人在空地上接受无证医生的输液治疗
但现实里病毒比富人的慷慨来的更快。
氧气极度紧缺的印度,
许多穷人在寻找氧气的路上死去,
一个妻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用自己的嘴巴为感染的丈夫输送氧气。
两个兄弟把死去的母亲送去火葬场,
他们身上唯一的防护用具,
是反复用过无数次的口罩。
许多等不到救护车的印度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这也增加了病毒传播几率
而因为疫情死去的人实在太多,
火化的木头不够用,
许多遗体被丢入恒河。
图源第一军情
恒河某个河段甚至被外媒拍到,
有超过2000具遗体漂浮在河面上。
与此同时疫苗的紧缺也引来了奸商,
在印度孟买和加尔各答甚至发生一个骇人听闻的事情,
一家公司给至少2500名居民接种了假疫苗。
而这些在印度都不是个例,
跟出逃到他国的富翁们不同,
印度那些低种姓的穷人们面临着的是举步维艰的境地。
我们曾经困惑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在疫情前表现出来的对牛的盲目崇拜,
喝牛尿、抹牛粪、贴牛粪饼……
地上一团团的是正在制作中的牛粪饼
这些“名场面”成为了现下最经典的“印度笑话”。
然而如今,在可笑之余,
我们又会可悲地发现,
面对疫情,当这些穷人试图拿起什么来保护自己时,
除了牛尿和牛粪,
他们还真的一无所有。
“印度笑话”的内核,
是穷人们悲惨的现实生活。
四
所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印度这样的局面。
主要原因是:种姓制度。
印度严格的种姓制度将人按三六九等分,
低等级的“贱民们”注定只能做低贱的工作。
这一方面加剧了贫富差距,
一张孟买的航拍图,左边穷人区,右边富人区
一方面也注定了穷人必定遭受不平等对待。
因此在疫情期间印度曾经发生过即将火化的遗体被硬生生从火葬柴堆拿下的事情,
动手的是一群高种姓男子,
他们的理由是:
低种姓的死者不能在公共土地上火化。
最后死者的丈夫将尸体带到四公里外的一个地方进行火化。
在疫情肆虐的印度,
低种姓既无法好好“死葬”,
同样也无法好好“生养”。
一个贫民窟中,
被采访的居民说:
这里的人被政府遗忘了。
没有人来消毒,
没有人来定期清洁,
更没有人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所以这里的居民既不懂什么是病毒,
也不懂如何避免感染。
而比起病毒,他们更在意的还是如何填饱肚子。
疫情导致的行业停顿使他们失去生活来源。
面对采访,有人绝望地说:
我们也许会从疫情中幸存下来,
但可能饿死、因为缺乏药品死、因为没有饮用水死。
种族制度加剧的贫富差距下,
印度的富人有千姿百态的享乐花样,
穷人们也有各式各样的死亡方式。
这种对比在疫情中,
愈发醒目而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
在医用资源几乎全线面临短缺之际,
此刻的莫迪政府还在推进一项伟大的工程——
修建议会大厦和总理莫迪的住所,
据预计耗资18亿美元(折合约116亿人民币)。
工程效果图
此举掀起了民众的愤怒,
他们愤怒地质问:
“周围的人都在死亡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急着盖房子?”
“现在火葬场已满,墓地空间不足的时候,政府却忙着建造空中城堡。”
“我们不应该修建医院吗?”
而政府的回应却是:
这将会是印度人为之自豪的地方。
有网友将莫迪比喻为罗马燃烧时还在专心摆弄乐器的皇帝尼禄
这种无视人民死活的大兴土木,
比起出逃的印度富翁、
在社交平台晒出泳照的印度明星,
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不难理解,
为什么在印度,疫情会成为穷人的灾难,
为什么在印度,相同国籍的人们在疫情中会活成两个极端。
一墙之隔的穷人区和富人区
有人在狂欢,
有人在死亡,
悲剧喜剧一同上演,
最后结果是印度以近七成的感染率朝群体免疫迈去。
作为邻国,希望那一天不要到来,
希望全球防疫最后是个好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