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发生战争?美国搞定大国从来不用战争,
时间:2021-08-0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很多人认为中国不断崛起,必然挑战美国的国际地位,那么不甘心的灯塔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贸易战,南海巡航,和湾湾勾肩搭背等等,都是在为一场战争埋下伏笔。
甚至,很多人危言耸听的宣称:中美必有一战!
然而,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不假,但是要以此作为双方一定会有一战的论据却不尽然。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轮番上阵的老二都在试图挑战美国的地位,然而无一例外都被瓦解。纵观这个过程,美国根本没有使用战争的方式。
对付苏联:军备竞赛为主,经济打压为辅,和平演变穿针引线很多只是知道苏联在军备竞赛上投入众多,但是从没真正了解过当年的苏联到底有多疯狂。苏联在军事上的投入,在勃烈日涅夫时期达到了顶峰。据统计数据显示:苏联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占整个工业生产的80%。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民用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水平则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到80年代中期,苏联的民用工业技术和组织水平还停留在30年代,农业则是20年代水平,结果就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以农业生产为例,70年代初,美国单个农民的生产效率是苏联的10倍,70年代,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占2.5%—3%,而在苏联占2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是苏联有足够的能力将加加林送进太空,建立空间站,但是他的农民种地的技术水平却依旧停留在锄头的水平上。
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当年苏联的轻工业和农业水平低下到何种程度。其实并非是苏联缺乏足够能力的人才去提升这两个方面,而是为了满足领导人畸形的虚荣感,努力维护出一种假象。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成果均被率先应用在军事方面,军工集团的权势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巩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很难想象当时苏联那么强劲的科技,却要从中国大量进口轻工业制品。而粮食危机则一直是影响苏联的重要因素。曾经就发生过美国卫星观察到苏联主要粮食产区遭遇大面积病虫害,顺势通过华尔街提高了国际粮食价格,导致苏联当年爆发全国范围内的大饥荒,沉重打击了苏联政权的稳固性。
除了在经济上对苏联进行严密封锁,和平演变一直是美国最喜欢使用的方式。很多时候,第五纵队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虽然苏联并没有产生类似于数十年后乌克兰等国家的颜色革命,但是美国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得大量苏联官员沉迷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生活中难以自拔。
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相伴而生,进而不断催生着苏联上层阶级的欲望,侵吞国家财富,导致上下层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苏联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整个过程,美国兵不血刃,却实现了对最强大敌人的瓦解。
对付日本:军事压力下的经济团套日本的崛起绝对出乎美国的预料,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说是日本的时代都不为过。
借助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美国接棒了日本的军事防卫之后,日本虽然失去了军事自主权,却同样避免了在军事上投入大笔难以创造财富的资本。
通过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纺织、钢铁、化工等产业,日本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20多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水平。仅仅用了20多年,日本就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到1968年首次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到了70年代,因为中东国家抱团对抗西方世界,从而发动了“石油战争”,引发了全球性石油危机。整个西方世界因此经济萎靡不堪,虽然日本同样深受影响,但是却通过大力发展低耗高效的产品,实现了工业升级,反而占据了更大的国际市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富人的代名词。1985年的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已经达到了13000亿美元。要知道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而不是经历了货币大放水的今天。全世界的市场上,都充斥着日本的产品。一度强硬了数百年的欧洲诸强,此时也只能匍匐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下。
和我们当年的目标是赶英超美一样,日本赶英的目标率先实现,超美的目标似乎也近在咫尺。
为了尽快超过美国,日本制定了一项将自己推向死亡边缘的政策——日元国际化。
按理说这是一个正常贸易大国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走的道路,但问题在于,日本并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它的政治和军事完全把持在美国手中,自己能掌控的仅仅是经济。而显然,被大量日本产品占领的美国市场,已经令美国人极度不快。
日本快速推进日元国际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取代美国的国际法币地位。一旦成为了国际主要流通货币,那么日本在经济上的强权将无人能敌。但已经脱实就虚的美国,正是建立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之上,日本此举,无疑在革美国的命。
此时,日本国内市场,堪称一片繁荣。
股市、房市如同两个永无止境的引擎,助推日本的经济快速上升。仅仅一个东京区的房产价格,就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全美几乎所有的地标建筑,都成为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美国人惊呼:日本正在买下美国。
甚至连美国文化的代表,好莱坞的五大电影公司,其中两家也被日本收入囊中,而全世界前十的半导体公司,仅仅日本一家就占了榜单的一般份额。
要实体有实体,要金融有金融,美国人真的怕了。怕得要命的美国人想了个绝招:《广场协议》。
而日本也不傻,为何却会同意美国人这个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阴招呢?
其实,日本人是这么想的,虽然日本在协议签订后会升值20%,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同时也能进一步优化日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要知道,在当时的消费品领域,即便日元升值,其他国家的产品依旧难以和日本商品相媲美。另外就是升值之后的日元,将会具有更强大的购买力。这才有了后来买下美国的能力。1986年,日本在美国购买不动产金额高达5589.16亿日元,占日本全世界不动产总投资的64.8%。比如日本人买下了夏威夷2/3的商业资产。
不过,日本人的想法很显然在美国面前还是天真了。在《广场协议》的刺激下,日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房市、股市开足马力往上冲冲冲。到四年后,即1989年12月29日,日本的股市冲上了38597点,日本的房价更加离谱,最贵的房子相当于人民币300万/平米,传说当年有个老人在东京有一间祖传的小房子,退休后卖了1亿美元。
不过,狂欢总是要落幕,这个自导自演的戏剧最终被日本自己人刺破。时任央行行长三重野康为,一个国家绝对不能靠吹经济泡沫生存,否则将是国家的大害,于是1989年刚刚上台不久后他就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贷款利率。
紧缩的政策很快奏效,1990年10月日本股市暴跌2/3,无数人血本无归,1991年日本楼市暴跌65%,股市楼市双破后,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暴增,曾经买过房的人沦为赤贫,丢了工作还要还天价的房贷,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没能还完房贷。
对付俄罗斯:一剂休克疗法,直接将俄罗斯送进了深渊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它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1.5亿人口,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丰厚的遗产令搞掉了戈尔巴乔夫的叶利钦喜上眉梢,可穷家难当,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外加1万亿卢布内债、1200亿美元外债,也让新总统夙兴夜寐,坐卧不安。
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利钦认为,50年代以来的改革,零打碎敲、修修补补,白白断送了苏联的前程。痛定思痛,俄罗斯要避免重蹈覆辙,重振大国雄风,不能再做小脚老太太,应该大刀阔斧,进行深刻变革。此时,年仅35岁的盖达尔投其所好,在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操纵下,炮制了一套激进的“休克疗法”经济改革方案,叶利钦“慧眼识珠”,破格将其提拔为政府总理,1992年初,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那么俄罗斯为何会轻易采信西方国家为其量身打造的经济毒药呢?
原因很简单,这个办法有着成功的先例,是一套经历了实际检验的有效方法。
南美小国玻利维亚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经济负增长12%,民不聊生,政局动荡。和今天的委内瑞拉如此一辙。
面对着已经难以收拾的窘境,本着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原则,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被玻利维亚政府奉为上宾,来解决国内的一堆烂摊子。
临危受命的萨克斯不负众望,很快开户了休克疗法的方案:放弃扩张性经济政策,紧缩货币和财政,放开物价,实行自由贸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这其实就是一种重症下猛药的例子,在开始的时候,经济会进入剧烈震荡,但是随着市场不断在内部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经济自然也就恢复正常运行。两年后,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率降至15%,GDP增长2.1%,外汇储量增加了20多倍。萨克斯的反危机措施大获成功,休克疗法也名扬世界。
从玻利维亚的前车之鉴来看,休克疗法的效果好的不得了。这也是准备彻底倒向西方的叶利钦下定决定采用这个办法的根本原因。
然而采用的同样的办法结果却大相径庭。
原因很简单,一厢情愿的叶利钦以为自己彻底给西方交心,就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其实不然。玻利维亚的成功,除了国企不如俄罗斯强大外,最蛀牙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鼎力相助。而俄罗斯行不通的根本原因也在此。作为一个西方国家欲除之而后快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帮助你发展经济?可以说,面对老奸巨猾的西方国家,叶利钦真的显得傻白甜了。
所以,从历史上看,美国搞定世界第二强国,从来就没有采用战争这种激烈的手段。对苏联那是不敢,对日本是没必要,相较于经济和其他方式,军事冲突无疑是效费比最差的一种方式。然而,中国是最不怕拼经济的,一个体量超大的经济体,和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度,拥有天然的护城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