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瓦良格号是中华民族唯一
时间:2021-09-0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在军事发展中,有十年陆军,三十年空军,百年海军的说法,相比于陆军和空军,海军的发展要艰难得多。海军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军种,一艘先进的舰艇,少则数亿,多则需要耗费上百亿,不是一般国家玩得转的。
航母更是国之重器,也是一个海洋强国的标配,想建造一艘先进的航母,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还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撑着。为了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为了建造先进的航空母舰,数代科学家和海军官兵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高度重视航母工作,曾无不动情地表示: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新中国建立之后,其实中国也想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由于国力弱小,只能一直搁置着。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让中国看到了发展航母的希望,而促成中国成功研发成航母的,就是当时的海军副司令,也是贺龙元帅的儿子贺鹏飞。
1985年7月,贺鹏飞担任总参装备部部长后,主要工作是积极开展新武器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技术合作,为我军装备建设水平的提高开拓了新的领域。1992年7月,贺鹏飞调任海军副司令,分管装备建设工作。
贺鹏飞一直负责装备建设工作,所以一直在
1991年末,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却给苏联各加盟国留下了很多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当时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有一艘航空母舰让中国十分眼热,这艘航母从1982年就开始研制了,1990年7月被命名为“瓦良格号”,以纪念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苏联解体时,这艘航母的建造率已达68%。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虽然有航母造船厂,但是离开了苏联工业体系的支持,它没有建造航母的能力,也没有维护航母的实力,也没有航母国防的需求。所以在1993年,乌克兰国防部下令停止建造完号航母,决定将其出售。
乌克兰出售瓦良格号航母的消息传出去后,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
中国其实一直在
贺鹏飞深知航母对一个国家海军发展的重要性,他也知道乌克兰这艘的航母,建造的时候就是按照未来战争的标准去建造的,如果引进来,将对中国海军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贺鹏飞当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因为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我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1995年5月,贺鹏飞让时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黄平涛和船总军工局局长胡基政,到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考察瓦良格号航母。黄平涛和胡基政对黑海造船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还拍摄了不少影像资料,刘华清和贺鹏飞对瓦良格号航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的经济迅速陷入崩溃,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日子很不好过,连工程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乌克兰造船厂对黄平涛说:“如果你们真想买,2000万美元就可以成交。”黄平涛和胡基政考察回来后,立刻把这一事情向刘华清和贺鹏飞报告。
尽管海军方面确实想要这艘航母,但是因为没有钱,只能宣布搁置,不过贺鹏飞没有放弃。1996年5月8日,当时海军某型潜艇交接仪式结束后,贺鹏飞把黄平涛和胡基政叫到会议室里,问他们:“能不能想办法把瓦良格号航母买回来。”
但是购买瓦良格号航母这件事不能由国家出面,一是因为海军确实没有钱,二是因为如果国家出面购买,这件事很可能就干不成了,一定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后来贺鹏飞又找了一位香港商人徐增平,此人在军队中服役过十三年,后来到香港经商,有一定的家产,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也在里面运作。
为了不给其他势力口实,购买瓦良格号航母所有的资金,都是由徐增平的香港创律公司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进行筹集,没有动用军方一分钱。在公开竞标之前,徐增平已经和乌克兰方面谈妥,用2000万美金的代价,购买这艘航母,并以改装需要图纸的名义,要求乌克兰方面提供全套航母的设计图纸。
在付款的当天,十余辆大卡车就来到了黑海造船厂的材料款,连箱子带图纸共40多吨,全部拉走,连夜送上飞机运回国。这40吨的图纸,前苏联动用了上万名工程师,耗费了200多亿的科研经费,花了十年的时间才绘制完成。
瓦良格号航母回国的途中并不顺利,但是好在通过各方人数的努力,这艘航母终于在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口。2002年4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大连造船厂的厂长说:一、这艘航母是一条崭新的航母; 二、这艘航母为我们国家研发航母提前了二十年; 三、这艘航母为我们国家节约了科研经费200亿人民币。
2005年,瓦良格号航母在沉寂了三年后,终于开始动工,大连港开始清除瓦良格号表面的铁锈,并喷涂中国海军的标志。2012年,瓦良格号的改建工作彻底完成,并改名为辽宁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