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掌权后民众逃离成为难民,中国愿意接受
时间:2021-10-0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在8月20日的一场外交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阿富汗如今的局势中,中国政府是否会为阿富汗国内的大规模撤离行动提供帮助,是否会接受阿富汗难民?
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很多人都希望中国政府进行一个完美的表态。自21世纪以来,难民问题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略逃避的问题,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如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
如何很好地应对难民是一个大难题,一些国家选择接受难民,结果因为文化生活习俗的差异,导致本国社会饱受难民的冲击,引发了很多问题。
有些国家选择不接受难民,甚至在边境修筑防御墙,强行驱逐涌入国内的难民,如立陶宛,结果这些国家在道德上多受到世界民众的指责。
所以如何应对难民问题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如果接受,可能引发自身的一些问题,如果不接受,则会成为西方国家新的攻击中国的工具。
当记者提出问题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则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回答,她的回答不仅表明了中国的立场,还完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今天就来讲一讲中国外交部是如何完美回答关于阿富汗难民问题的。
在当今社会中,和平与发展虽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一些地区不断爆发战争和冲突,导致政局动荡,滋生了严重难民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最大的一次难民问题,就是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
2010年,阿拉伯之春首先在北非小国突尼斯出现。一名突尼斯青年因国内经济不景气,被迫做了一个小商贩,维持生计。
他在摆地摊时,受到了警方的暴行和侮辱。他以自焚来抗议,结果不治身亡。这件事发生后,长期饱受失业和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突尼斯民众,愤起游行抗议。
在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下,抗议运动迅速传遍全国。民众与国民卫队不断发生严重冲突,社会动荡不安。
2011年1 月14日,聚集在突尼斯首都的民众,包围了政府内政部大楼,要求突尼斯总统下台。在面对民众愈演愈烈的抗议下,总统本·阿里无奈下台,放弃了对国家23年的统治权。事后,本·阿里逃到了沙特阿拉伯进行避难。
突尼斯爆发的动乱成为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线。处在相似文化背景和社会状态下的中东民众纷纷在自己国家里掀起运动。
从也门、埃及到利比亚等国家,不断爆发反政府的抗议示威运动。
2011年1 月23日,在突尼斯动乱9天后,也门首都爆发抗议示威运动。示威者反对之前政府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要求总统萨利赫立即下台。
几个月后,也门国内到处都是示威抗议人群。6月3日,总统府内一清真寺遭袭,造成总统萨利赫与议会发言人受伤。
9 月4 日,数十万民众集聚在首都,要求总统下台。迫于压力,萨利赫发表电视讲话。并承诺"将于数天内放弃权力"。11月23日,萨利赫将权力移交副总统,结束了也门长达33年的"萨利赫时代"。
同样的事情还在埃及、利比亚上演。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国家,利比亚的动荡更加剧烈。
不只是国内民众的示威抗议,北约国家在国际上也不断干涉利比亚内政,甚至直接派出军队轰炸利比亚,要求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下台。
在愈演愈烈的抗议中,卡扎菲身亡,利比亚反对派最后控制了局势,掌握了政权。
在"阿拉伯之春"中,中东地区政局动荡,一片混乱,很多民众在冲突中,失去家庭,沦为难民。
而在国家动荡之际,各派别又因争权夺利,无暇顾及难民,导致很多难民不得不跨越国家,流落他国。中东地区为什么会爆发"阿拉伯之春"?
中东国家爆发"阿拉伯之春"固然有着经济因素和政府的原因。然而这些原因都是中东国家自己本身的问题,也是这些国家自独立后就一直存在的问题,并不稀奇。
之所以会在2010年后不断爆发抗议运动,主要是因为欧美国家对中东国家的政策。从苏联时期,欧美国家就不断以"民主"之名,干涉他国内政。
在苏联末期,欧美国家在东欧成功用"民主"的名义,引发东欧剧变,导致众多东欧国家改弦更张,内乱不断。有些国家至今依然深受当时动乱的影响。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分子袭击,损失惨重。美国政府突然意识到,阿拉伯国家目前的状况,对于美国乃至欧洲国家的安全都是一个明显的威胁。
所以美国发动欧洲盟友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对阿拉伯国家强行进行民主改造。正如时任美国小布什所言,在60年来,放任中东地区缺乏民主的做法,并不能让西方国家安全。只要中东国家依旧缺乏民主,它就仍然是一个输出落后、怨愤和暴力的地区。
在发言过后,美国和盟友就开始行动了。美国一方面以武力威慑为主,对中东反美国家强行进行民主输出。
一方面以经济援助为名,通过设立各种援助项目,传播美式价值观。那么在具体操作中美国是如何做的?
首先,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实力向中东国家领导人施加压力,逼迫其进行一些民主改革,使民众的目光都被改革吸引。
此时西方国家再次施加压力,逼迫其放开一些社会管制,加大改革力度。在政府改革过程中,部分阿拉伯国家民众的新观念开始被打开。
此时的美国和西方国家就开始了最后一步的操作。他们从中东国家的一些改革措施中,寻找失败或者效果不好的措施,添油加醋,激发这些国家民众的不满,从而造成政府更大的改革压力。最后一步步演变为西方期待的"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出现了成千上万的难民。
而此时这些国家却陷入了政治权利的争夺中,这些难民被抛弃,开始四处流浪。有跑到欧洲的,有跑到亚洲的。
这些难民带来的各种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有很多难民仍在四处流浪。而在"阿拉伯之春"后,美国政府被国际社会指责,迫于压力,接受了不到万人的中东难民。
至于欧洲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开始接受一部分的难民。其中接受难民最多的是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欧盟国家,放开一些政策,妥善安排中东难民。
如今,阿富汗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塔利班组织用10天的时间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导致阿富汗境内的部分民众纷纷逃离。
有的阿富汗民众在无法逃离的情况下,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给欧洲或美国人,希望他们能够抚养自己的孩子。时至今日,阿富汗的部分民众仍在想办法逃离阿富汗。
作为阿富汗邻国的中国,关于是否援助阿富汗民众逃离以及接受阿富汗难民问题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
在8月20日的外交部例会中,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认为,如今对于阿富汗的局势来说,最要紧的还是,尽快帮助阿富汗国内的有关派别及时对话和沟通,保证阿富汗不再产生新的战争或人道主义的灾难,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来避免无谓的伤亡和产生大规模的难民,这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根本之道。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去支持和鼓励阿富汗个别派别和各个民族加强团结,通过和平的方式,找到一个符合阿富汗人民利益且让阿富汗民众都接受的道路,建立一个包容开放的政治框架,尽快实现政治平稳过渡,从而停止战争,让人民能够稳定下来。
外交部的发言是非常正确的。中东难民危机是在局势已经崩塌的情况下出现的,无法挽救。
而阿富汗的难民危机尚未真正大规模爆发,仍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去挽救,去避免。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来说,如何回答和表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去及时帮助阿富汗人民在源头上解决问题,才是避免大量阿富汗民众成为难民的最好答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