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大杀器塞进2千吨小护卫舰,8倍音速干翻宙斯
时间:2021-01-0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高超音速武器能否击破“宙斯盾”#
俄罗斯海军已经不是当年能跟美国海军全球对抗的红海军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连年下滑,无力维持庞大的海军,因此各型作战舰艇要么出售(比如现代级)、要么退役封存(台风、基洛夫)、要么就废弃(一大批核潜艇)。
一支远洋舰队,沦落为近海防御型力量。而且,随着苏联时期大型作战舰艇寿命逐渐耗尽,新型战舰建造数量较少,俄罗斯海军实力还有进一步衰减的可能。
大型战舰造不起,俄罗斯勒紧裤腰带,建造了一批2500吨左右的护卫舰,在上面堆砌了大量的先进装备和远程武器。用小马拉大炮的方式,努力维持自己的大国海军荣光。
2020年12月底,俄罗斯海军接收了新一艘轰鸣级护卫舰。这艘仅有2500吨的小型护卫舰,却配备了射程2000公里的口径巡航导弹、皓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两型武器均为世界最先进的远程导弹系统。其中皓石号称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8倍音速能够突破宙斯盾的防御。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俄罗斯还是一贯的“大力出奇迹”的策略,虽然有点憨憨的,但是不得不说还是相当管用。
不过这里我们不展开来谈这两型武器,我们就从俄罗斯的战略考量上来看,这种小马拉大炮的策略,俄罗斯到底有哪些无奈的妥协,又蕴含着俄罗斯人的哪些智慧。
第一,穷。俄罗斯最近实在是太穷了,原油价格迟迟上不去,在欧佩克和美国资本的操纵下,再加上全球经济疲软,原油价格一直被压得很低。俄罗斯极度依赖原油出口,收入的40%都由石油天然气提供。而国内产业,不提也罢,从苏联时代留下来的重工业,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个别高精尖的技术,也是在努力维持,最前沿的技术产业,俄罗斯远远落后于世界。于是,俄罗斯近些年的大型战舰正在落后时代,没有钱维护保养,没有钱升级改造,再加上失去了一大批工程师,也没有人维护。
因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只好搞一批小型战舰,尽量维持舰队规模,也跟上技术发展潮流。这些小型战舰,帮助俄罗斯保留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只要体系不完全解体,就能维持原有的各项产业链。一旦哪天有资金注入,逐步恢复元气也犹未可知。
第二,老。俄罗斯选择技术实力,现在已经跟不上了。我们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俄罗斯2018年从中国进口了民用船用柴油机,装备到自己生产的暴徒-M型导弹艇上,因为德国向他们断了供。当然,后续因为适配性的问题,双方的合作发生了诸多波折,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俄罗斯国内实在是没其他办法,才找了中国的民用发动机临时顶包。同样,俄海军的新一代综合补给舰“帕申院士”级从中国进口了5套先进海上综合补给系统,也是因为技术不过关。
苏联时代,黑海造船厂是世界闻名的造船基地,苏联航母的摇篮。全苏联有着完善的配套。但是随着红色帝国轰然解体,一切都不复存在。俄罗斯失去了黑海造船厂,失去了配套的工业基地。订单急剧减少,造成了产业链中断,技术更新资金不足,进而造成人员流失,又加剧了技术落后,如此这般造成了恶性循环。
面对这些困境,俄罗斯想方设法引进技术,甚至之前还考虑从法国购买西北风两栖攻击舰,虽然在美国的反对下最终没有成功,但是这也体现出,俄罗斯能够放下身段,面对现实,极力想跟上装备技术发展潮流的想法。
第三,变。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当年冷战时期,俄罗斯已经没有要与美国全球争霸的实力和战略目标。他们现在的主要战略目标,变成了维护地区利益,对抗美西方的步步紧逼和反遏制。大型远洋舰队反而成为了累赘,一些机动灵活,适合快速部署,而且不那么费钱的装备受到俄罗斯青睐。
经过30年,俄罗斯认清了现实,选择了符合自己实力的军事发展路径。像前苏联那样穷兵黩武,勒紧裤腰带搞军备竞赛没有出路。现在的俄罗斯,选择在关键技术上保持进取,在一些明显力不从心研发的技术,选择了面对现实。
这可能是对俄罗斯来说最无奈,但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们从俄罗斯的小军舰塞进大杀器的行为里,看到了俄罗斯那颗不甘于平庸的大国气质。但是,之前的红色帝国留下的遗产快要耗尽,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