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互联网保险销售的常见套路
时间:2021-08-26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产品频频被爆出存在营销套路,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的监管力度加码升级,成为近期保险行业的焦点所在。哪些套路需要机智规避?记者结合互联网保险投诉最集中的几个“高危区”、官方公布的信息以及银保监会此前发布的专项风险提示,在此归纳出互联网保险销售中的几个主要套路,给广大消费者以警示。
套路一:对关键信息含糊其辞,产品名不副实。销售误导一直以来都是保险投诉中最常见的“顽疾”,由于保险业务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素养参差不齐,销售误导在线上线下的保险销售中一直屡见不鲜。在互联网保险领域,部分保险机构或保险营销员为片面追求
套路二:通过默认勾选捆绑销售。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上购买机票火车票,稍不注意勾选可能就同时投保了搭售的意外险、延误险。如果在付款后马上发现“被投保”且无相关需求,那么只能退票重买或者联系客服退保;如果没及时发现,本身就有相关保障的消费者就白花了冤枉钱。事实上,这种在线平台与其票务、酒店预定页面通过默认勾选的方式销售保险产品,侵害了用户和投保人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套路三:隐藏健康告知暗藏理赔风险。买保险不仅是投保人选公司选产品,不同保险产品对被保险人也会有一定的门槛限制,如果被保险人年龄超标或身体状况不符合健康要求,就无法投保。虽说大部分网上最热销的健康险产品,都会以弹出告知、勾选特别提示等方式提醒投保人了解产品的健康告知以及除外责任条款。但也有极少数产品会为了促销量而将《健康告知》、除外责任等条款设置在不显眼的位置,由此可能造成为被保险人投保时轻松便利,但申请理赔时却可能遭遇纠纷或拒赔的情况。
套路四:高息产品不要轻信。除了正规在售的互联网保险产品,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或保险代理人可能利用互联网平台虚构保险产品或保险项目,或承诺高额回报引诱消费者出资,或冒用保险机构名义伪造保单。保险消费者要认清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尽管部分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功能,但其本质仍属保险产品,以保障功能为主,千万不要轻信保险产品超过正常范围的高息宣传。
监管部门一直在密切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年轻群体更加青睐线上消费,互联网将成为释放保险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所谓的“创新”不应仅是停留在花式营销层面,更应踏踏实实推出老百姓需要的好产品,做好信息披露和条款提示说明,切实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红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