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的“猪圈”遭质疑,百亿关联交易的背
时间:2021-03-31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猪中茅台”牧原股份持续成为A股热点,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媒体卷入其中,质疑者有之,力挺者也有之。
3月16日晚间,牧原股份回复了《深交所关于对牧原股份的问询函》,其在回复中针对性地回应了市场关心的焦点问题:高毛利率、大量工程关联交易、少数股东ROE远低于母公司股东ROE等。
今天(17日)牧原股份一扫前两天低迷走势,股价强劲反弹,截至上午收盘,涨幅为5.49%。
而市场对牧原股份的质疑却越来越深入和尖锐,其中以《三年半关联交易超110亿,“亲兄弟”赚走牧原股份猪圈钱?》为代表——
在建工程余额年年激增
这家不到60个人的建筑公司,接走了上市公司金额数百亿的猪圈工程。
该文援引公开数据,2017年到2020年9月底,牧原股份在建工程累计增加30余倍,固定资产则累计增加5倍以上,购建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支出超过560亿元,达到同期净利润的1.6倍以上。
同期,牧原股份的关联方河南牧原建筑承接的工程累计超过110亿元。而牧原建筑是牧原集团全资子公司,后者是牧原股份实际控制人秦英林、钱瑛夫妻全额出资的企业。
牧原建筑大部分营收来自牧原股份,2018年占比接近80%。然而市场发现,然而,牧原建筑的利润低得出奇,净利润率最高只有1%左右,远低于建筑行业平均利润水平。
从2017年开始,特别是非洲猪瘟暴发,肉价节节攀升,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量,4年累计增长接近5倍。
与卖猪数量增长同步,牧原股份投建了大量养猪场。截至2016年底,其在建工程余额为8.5亿元。而2018年、2019年两年年底,翻倍增长到36.8亿元、86亿元。
根据2020年三季报披露,截至当年9月底,牧原股份在建工程余额进一步增加到140.8亿元,比年初增加近51亿元,增幅为63.83%,余额接近过去四年同类资产总和。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远超同期利润
大量在建工程建成后转为固定资产,其固定资产规模急剧增加。2017年至2019年底,固定资产分别约为106亿元、135.4亿元、188.6亿元,2020年9月为404.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8%,比2016年底的65亿元,增加5倍以上。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7年至2020年9月底,牧原股份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总额分别为62.76亿元、50.47亿元、131.2亿元、316.8亿元,合计超过560亿元。2020年前三个季度此类投资规模,就达到上年的2.4倍以上。
其投资规模向同期收入规模靠拢。2017年至2020年9月底,牧原股份营收分别为100亿元、133亿元、202亿元、391.6亿元,合计实现营收约827亿元。据此测算,其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接近同期营收的70%。
而且重要的是,牧原股份过去三年多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远超同期利润。2017年至2020年9月底,净利润为23.7亿元、52亿元、61.1亿元、209.8亿元,合计约347亿元,仅为上述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0%左右。
针对固定资产占比高的问题,牧原股份3月16日回复认为,造成该情况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存在差异。近年公司的生猪养殖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模式,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多采用代养模式。全自养模式需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故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
百亿巨额关联交易
随着大量养猪场投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牧原股份关联交易金额也在逐年快速攀升,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与养猪场建设相关的在建工程,交易对象也是牧原建筑,近年累计交易金额已达百亿之巨。
根据牧原股份2019年12月11日披露,预计2020年将以接受工程劳务形式,与牧原建筑发生关联交易最多200亿元。而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际发生额为52.2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牧原股份与牧原建筑的关联交易实际金额为1.33亿元,而预计上限为20亿元。2018年预计上限50亿元,实际发生额10.2亿元。到了2019年,实际发生额猛增至47.38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际关联交易额超过110亿元。
从披露数据看,除了2017年,最近几年牧原建筑的营收主要来自牧原股份。2017年、2018年,牧原建筑营收分别为2.73亿元、13.3亿元,与牧原股份的关联交易占比接近50%、80%。2019年前三个季度营业收入则为11亿元,但与牧原股份的关联交易额已达32亿元。
在16日的问询回复中,牧原股份则认为,公司与牧原建筑之间发生的关联采购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较低,均低于20%,同时,大量工程项目均由关联方承建存在商业逻辑及合理性。
业内人士介绍,真正的问题在于,牧原建筑的利润率低得出奇。
根据牧原股份此前披露,2017年至2019年9月底,牧原建筑的净利润只有138.13万元、678.72万元、737.42万元,净利润率最高时也不过1%,而2018年还不到0.5%。
建筑业龙头中国建筑2018年、2019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4.62%、4.45%。同期,龙元建设同期净利润率在3.7%以上,宁波建工、上海建工的利润率虽低,也都在1.3%以上。
利润如此低,牧原建筑的资产规模却大幅攀升。2017年底,牧原建筑总资产只有4.86亿元左右,2019年9月底猛增到64.2亿元,不到两年增加了12倍以上。同期,其总负债分别为3.76亿元、29.3亿元。
规模如此小的利润,如何平衡以十亿计的巨额负债?这与牧原股份一路飙升的利润率,是否又有着不为人知的关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