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初期,金日成想要夺志愿军指挥权,彭
时间:2021-05-17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1950年朝鲜半岛发生民族分裂,进而爆发朝鲜战争。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加入战争,不仅朝鲜半岛岌岌可危,也威胁到我国的边境安全。在朝鲜的请求下,中共中央派遣由彭德怀挂帅的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使原本的民族内战,演变为反侵略战争。
当彭德怀率领十几万中国志愿军历经艰难到达朝鲜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却提出,中国志愿军要归朝鲜统一指挥,彭德怀能同意他的要求吗?事情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呢?
中国志愿军到达朝鲜,在与朝鲜方商议联合作战方案时,根据当时战争形势做出判断,彭德怀司令建议成立中朝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以方便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朝鲜方领导人金日成却坚决反对,他认为中国志愿军应该和朝鲜人民军一样,都归他统一指挥,否则就各归各方领导,互不干涉。
经过几次协商,双方仍然各执一词,无法统一。战争不等人,彭德怀只能暂时带领志愿军投入战斗。
中国志愿军入朝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之时,被“联合国军”逼退至鸭绿江畔的朝鲜人民军,已经溃不成军,几乎没有战斗力。但他们依仗自己在武器装备上优于志愿军,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不但不配合志愿军的作战部署,反而因为沟通不畅,一意孤行,多次将志愿军误当做敌军进行攻击。志愿军一面与美军进行浴血奋战,一面还要随时防御人民军猝不及防的炮弹,深感疲惫和无奈。
并且朝鲜人民军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也参差不齐,战斗过程中,在中国志愿军的努力下,中朝军队很快突破“联合国军”第一道防线,即将插入敌军纵深。处于防御第一线的南韩军队残余负隅顽抗,朝鲜人民军的指挥官惧怕于南韩军队的炮火攻击,居然将前方人民军撤回。此举打破了志愿军的作战步调,陷于被动,只能重新调集后方志愿军部队填补人民军空缺,付出了更大伤亡,才最终攻破敌军主力。
得知此情况的彭德怀司令,在第一次战役结束,中国志愿军获得重大胜利之后,与苏联方商议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次同朝鲜方商议建立中朝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事宜。金日成仍旧固执己见,双方协商再次失败。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通过第一次战役和美军交手,彭德怀根据不可一世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的作战特点,判断出“联合国军”在第一次战役失败后,可能会气急败坏,再次发起全面进攻。因此,和朝鲜方商议采取诱敌深入的方式,将美军诱入预定战场,再全力攻其出其不意。
就在诱敌的过程中,志愿军一支部队在经过被“联合国军”占领的一个村庄时,偶遇一支朝鲜人民军队伍。经过双方商议,决定由人民军悄悄潜入村庄,志愿军在外围迂回包围敌人,里应外合,将这一小股敌军瓮中捉鳖,一举歼灭。
在志愿军先行隐蔽之时,朝鲜人民军却大张旗鼓地冲入了村庄,待志愿军进入村庄时,“联合国军”早已闻风逃离,白白丧失了一次歼灭敌军的机会。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初期,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同意,由毛主席亲自出面,致电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希望由斯大林在中调和,中朝双方建立统一作战指挥部。经过多方努力,中朝双方最终达成统一意见,建立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统一协调指挥作战。
在联合司令部的统一部署指挥下,中朝双方军队,密切协调配合,第二次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共歼灭“联合国军”四万余人,缴获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美国的王牌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撤离过程中死亡,重重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收回了朝鲜半岛北部大部分区域,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场战局。
中朝联合作战指挥部指挥官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在中朝军队将“联合国军”打的节节败退的形势之下,中朝双方又因军队应该休整还是继续追击而产生巨大分歧。朝鲜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追击。彭德怀司令根据久经沙场的作战经验,判定此次溃败可能为美军的一次计谋,坚持军队原地休整,等待时机。
事态的最终发展正如彭德怀司令所料,中朝军队在得到充分休整准备后,全力抵御美军的突然攻击,第三次战役取得又一次巨大胜利一次又一次事实显示,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合作共赢。从战争年代的抵御外敌,到如今的和平时期的外交战略,中国也一直将团结协作,合作共赢,当做最终的追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