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裂的山西,近现代的辉煌与低谷
时间:2021-05-19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这几年的山西进入了低谷期,政治崩塌、经济低迷、人才外流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过于山西的报道多以负面居多。2020年山西省GDP排名21,人均GDP排名27直接从数据上反映了山西的情况不容乐观。
大众对于山西的感官更是一落千丈,有些人指责山西封闭落后、转型缓慢、不思进取。将很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山西人本身。
山西也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过去,到如今的现状,作为一个山西人除了唏嘘,更多的是对现状的坦然接受,因为在我看来山西问题的逐渐暴露不过是历史问题的一次集中暴发。人的原因不过是非常次要的。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太行山根据地,在解放初期就在山西建立了第一批新中国城市政权,山西阳泉就被誉为"中共第一城"。常年的战争,使中国经济被破坏的千疮百孔,而得益于山西封闭的地形,以及旧军阀"阎锡山"为维护统治而发展的军重工业。山西在当时全国的经济环境下还有着不错的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了保护新生的政权,将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作为重点。而缺乏资金和技术,只能先从基础做起,而山西丰富的煤炭能源资源就是很好的方向。
(1953-1963)年山西经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逐步建成资源工业体系。共建设220个国营厂矿,苏联援建15个国家重点项目。山西国保单位531个,位列全国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际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苏联作为共产主义老大哥开始频繁插手中国内政,甚至主权问题,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美国也在沿海地区不断施压。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上海华东工业基地都暴露在美苏的军事打击范围之下。
为了分散军事风险,国家提出"三线建设"将工业发展中心向内陆地区迁移,山西继续以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为中心的方针。60-70年代山西向能源工业继续发展。到80年代为止山西全省GDP全国排名15,人均GDP排名7。
到了80-90年代,山西的经济发展速度到达巅峰,山西在煤炭、电力,化工、运输的投资占到了工业投资的80%,重工业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轻工业、农业却非常薄弱。
山西完成国家对其最强能源省的定位,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煤炭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捆住上游、放开下游"的政策,使山西向其他发达工业区不断的提供廉价的煤炭、能源、电力。又从这些地区不断的购买昂贵的工业制成品。不断形成的逆差、以及在国家支持下通过打白条的方式无偿输送资源。
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利润不高,手中没有积累,抵抗风险能力差。终于在90年代面对产能过剩、世界经济危机暴发的情况下,遭受重创。
此后,随着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山西依赖能源发展的副作用开始发作,能源城市容易滋生腐败、环境问题、工资水平低、就业岗位少,人才外流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到了现在面对山西资源省的问题,发展始终没有起色。
那么是什么原因从根本上导致了山西变成现在这样?
一、"资源诅咒"
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
山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又过度依赖于煤炭开采所获得的利益。一个地区的人力、财力、精力都是有限的。过度依赖于煤炭,导致其他产业经济活力差,并且单一的产业结构对风险的抵抗能力非常差。
二、历史大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山西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就意识到了单一经济的问题,试图纠正重工业强、轻工业农业弱的一条腿经济,进行改革,前几年计划很顺利。但是由于60年代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家将工业命脉迁移至中西部,打断了此计划。
之后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了世界,市场也和国际接轨,中国作为后来者,工业制成品要想和老牌的资本主义竞争成本就必须要更加低,而这部分成本转移到了提供工业原料的山西。
山西的历史一贯是,乱世兴旺、盛世沧桑。国际形势一旦紧张,军工命脉就往太行山转移。而一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海权贸易的沿海地区就成为时代的宠儿。
三、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方针
全国一盘棋有利于统筹整个中国的资源,实现整个民族的利益最大化,山西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也享受到了国家强大的庇护民族自豪感。
中国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开始就历经磨难和挑战,不管是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意识上的敌视。都使得一个国土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山西在建国初期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倾斜带来的巨大红利,最好的时候全省经济全国第二,山西国保单位531个,位列全国第一。
而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因为强敌环伺,中国需要迫切的成为全面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需要一两百年才能走完的道路,中国几十年就完成了。那么代价是什么?
全面工业化就相当于一杯橙汁,而资源地区就相当于橙子,资本主义家底厚人家有三个橙子,只需要挤压一下就可以得到一杯橙汁,而我们只有一个橙子,为了得到一杯橙汁。就需要更加用力的榨干橙子。
通过山西和其他资源型地区的不断付出,才有了今天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才有了强大繁荣的中国。
四、各方利益交织
山西一省有三个铁路局管辖,个别站的煤运毛利每天可以达到一千万。每天有大量的煤炭通过火车送往发电厂输送到全国各地,很多地区享受着廉价成本带来的福利。
山西产业改革的讨论从1960年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60年,政府每隔几年就出一个产业转型的方案,如今仍没有走出这个圈子,只是在努力的维持。就像一个有些粗壮大腿的瘸子,背上肩负着国家、发达地区的重担。站在那里已经是气喘吁吁,讨论转型哪里还有力气。
所以那些对山西不了解的人,晋商、徽商早在几百年前就扬名天下,山西人难道会缺少机智变通、拼搏奋斗的品质?我们只是顺应着时代成为国家的基石,对此我们坦然面对但请你们保持敬意,因为我们也曾是时代的宠儿。
历史总是要用来遗忘的,但我们为自己骄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