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中国战斗机的外销
时间:2021-05-25 来源:新闻网 人浏览 -
外销历史
把无偿军援也算上,从六十年代以来的外销情况大致如下:
六十年代:朝鲜(歼五、歼六、歼七II)、越南(歼五、歼六)、巴基斯坦(歼六、歼七M/PG)、阿尔巴尼亚(歼五、歼六、歼七I)
歼七PG
七十年代:增加了埃及(歼六、歼七A/II)、坦桑尼亚(歼七B/N)
八十年代:增加了伊朗(歼七N)、伊拉克(歼七B/M)、约旦(歼七M、实际仍是伊拉克)、孟加拉(歼七MB/BG)、津巴布韦(歼七IIN)、苏丹(歼七B/M/N、JL9)。由于外交关系恶化,减少了越南、阿尔巴尼亚。
九十年代至今:增加了缅甸(歼七IIK、枭龙)、尼日利亚(歼七NI、枭龙)、斯里兰卡(歼七BS/GS)、纳米比亚(歼七NM)、赞比亚(L15Z)、乌拉圭(L15)、柬埔寨(JL9)等。
目前保持较好关系的外销国家有:
邻国有三个:巴基斯坦、朝鲜、缅甸。
非邻接的亚洲国家有:孟加拉、斯里兰卡、柬埔寨、伊朗、伊拉克、约旦,’后三个目前已经没有战斗机交易。
JL9
非洲国家:埃及、坦桑尼亚、苏丹、尼日利亚、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
拉美国家:乌拉圭。
地缘角度
亚洲地区是重点地区,不过未来主要还是靠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由于印巴之间的力量对比有拉大的趋势,因此,巴基斯坦可能会寻求继续与中方合作研制战斗机。而西亚地区在未来的10-15年里基本不用指望: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六国依旧会是美国的保护国。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会形成什叶派新月地带与之对抗,由于太靠近地中海,中国过多军事介入这一热点地区只会给自己惹麻烦。因此上述三国更有可能采购俄罗斯战斗机以自保。东南亚国家中除了缅甸现在只有柬埔寨购买了贵飞的山鹰,马来西亚能否成为下一个还要看巴基斯坦推销的功力如何。长期看,东南亚也是有潜力的,但是需要耐心。
枭龙
非洲是另一个重点地区。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的延伸以及发展,未来其份量还会越来越重。由于北非濒临地中海,是欧美传统上的禁脔,中国在缺少军事后盾的情况下并不容易渗透。故撒哈拉沙漠以南特别是印度洋沿岸国家有可能成为更有活力的市场。
除此之外,拉美与原苏联地区的中亚国家开始具备销售前景。但这两个地区都是有上限的。拉美地区是美国的后院,除了古巴、委内瑞拉之外基本都和欧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巴西自恃有一定航空工业基础,并不容易接受中国产品。阿根廷尽管实力更差但向来跪舔欧美产品,还不如印度有魄力实现军机自主研制。原苏联中亚地区国家从长远角度看可能会走向国防自主,但眼下还是要靠俄罗斯罩着。只有阿塞拜疆等少数穆斯林国家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入俄罗斯以外的武器供应者。
技术角度
从技术上看,外销的战斗机都属于轻型战斗机。成都歼七对于穷国应该仍具备一定实力,但黄金时期确实已经过去了。主要问题就是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以及对地攻击能力弱。枭龙战斗机起头,外销战斗机开始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对地攻击能力也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携3个副油箱时对地弹药的携弹量提升到1吨左右,另外可以使用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了,比如卫星制导炸弹、电视制导导弹、布撒器等。洪都的猎鹰、贵州的山鹰其实也是这个路子,这样就比较适合一些稍具财力的国家。
赞比亚的L15Z
但现在的买家也都越来越精明,购买的战斗机往往需要销售国空军也装备才愿意掏钱。毕竟战斗机再便宜也是一次要投入仅千万美元,需要有说服力的战绩和运维成本才行。所以从这点看,未来国内可供出口的机型必须是已经被中国空军采购的,或者就是像枭龙一样合作研制的。因此巴基斯坦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价值的。
谈到这里往往少不了说歼十,歼十的外销打不开原因可能很多,但与F16相比多用途能力不强是个硬伤。而歼十对地攻击能力不强主要是空军当初就没有提出这类需求。现在能不能改进还是要看空军有无需求。但空军有歼16承担远程对地攻击任务,而歼16受益于苏27的设计,使用机内副油箱,外部挂架几乎都可以用来挂弹。这样对歼十多用途的需求就并不旺盛。因此,歼十的多用途版也许还要等待。
歼十
而另一种外销呼声较高的鹘鹰其外销前景并不明朗。从现在看海军有可能选中其作为下一代舰载机原型。保密的问题不说,仅从精力上讲,5年之内厂家可能也很难抽出时间搞鹘鹰的外销型号了。再说,目前也没有哪些国家表露了对于鹘鹰的浓厚兴趣,还处在观望状态。
另外从发展前景看,除了传统的非隐身机之外,半隐身机对于略具财力的国家而言可能也开始具备吸引力了。半隐身、非隐身战斗机配合隐身无人机作战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之一,这样既可以使以前在非隐身机上的投资保值,也可以具备时髦的隐身攻击能力,也算相得益彰。但国内的厂家能否把这些新思维的产物用于外销还是要看空军对新思维的接受程度。
下一篇:没有了